陸動力電池廠市占衝至68.8% (工商時報)
韓國SNE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前7月,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總使用量年增超過3成。相對韓國廠商整體市占率下滑,中國電池廠商持續上升,年增3.8個百分點至68.8%,其中,寧德時代仍稱霸全球動力電池市場。
菲律賓輸美關稅優於東協各國 台商可布局 (工商時報)
美國政府於2025年7月宣布對菲律賓輸美產品課徵19%關稅,仍低於先前外界傳出的20%門檻。在東協區域內,菲律賓的關稅稅率相對為低,在菲律賓生產以出口導向製造業而言,雖優勢較以往收窄,但仍具一定競爭力。
淡季不淡 汽零廠上月營收報佳音 (工商時報)
汽零廠在暑休淡季中展現營運韌性。廣華、倉佑、麗清分別受惠於北美拉貨回溫、AM(售後維修)與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出貨增加,及車燈模組需求持續成長,單月營收逐步好轉。
訂單回溫 汽零廠H2現曙光 (工商時報)
各廠包含東陽、虎山、耿鼎、吉茂等8月營收現回升訊號,下半年營收、獲利有望重返成長軌道。
搶救塑膠、扣件業 龔明鑫出招 (中國時報)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經濟部長龔明鑫3日南下台南、高雄,分別與塑膠及螺絲扣件產業座談,塑膠業者希望政府能取消限制雇用移工的比例,解決人力欠缺;扣件業者則擔憂關稅與匯率疊加效應,已讓台灣螺絲出口陷入存亡關頭,恐迎來倒閉潮。對此,龔多次承諾「政府資源準備好了,一定會全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