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是一個無車不能行的國度,一般人對汽車依賴度非常高,對汽車售後維修的零件需求也非常殷切。今(2010)年1至7月澳洲躍升為我汽車零配件出口第五大市場,7個月累積出口澳洲金額為29億台幣。
根據環保署統計,目前全國每年大約有十多萬台報廢車輛,的確註銷了車籍、不過卻下落不明,有可能被隨便亂丟,也可能被拿去賣了,為了解決這樣的管理漏洞,環保署以後打算要求車主,要取得環保署的回收證明之後,才能夠去註銷車籍。
以行動生活在雲端的應用為例,政府正積極利用雲端技術推動行動交通雲、行動觀光雲...等項目。勤崴國際科技技術長黃晟中表示,該公司現在正運用原有的專業圖資內容,結合導航及政府資源,使用者只要在手機上安裝好軟體,即可觀看政府設置的道路即時影像、公立停車場車位數量、E-Bus公車動態資訊...等,這些都是消費者已經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的雲端服務。
中國人造纖維7日與日本豐田通商株式會社簽約,共同投資台灣綠醇公司,雙方將以1.126億美元入股台灣綠醇,合作生產生質酒精與原料,而中纖現有乙二醇生產線未來將全數轉給台灣綠醇。
近期新台幣勁升,進口商品價格可能調降,但是買歐洲車並沒有比較便宜。車商表示,因為歐洲車的定價是1年調價一次,不會隨著匯率馬上波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日前表示,我國將加快重點汽車產品技術標準制修訂,除補充、提升對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規範行業發展有重要作用的強制性標準外,還將以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的推進和汽車新技術領域、重要系統和零部件標準化為重點,加速建立統一的國家技術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
歐盟與南韓於周三正式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寫下歐盟首度與亞洲國家建立雙邊自由貿易關係。另外,歐盟亦與馬來西亞展開自由貿易協商,希望就開放市場及投資等4大目標達成協議。
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9月16日出席江蘇台灣週開幕式時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正式生效,兩岸經濟關係進入雙向合作,互利共贏新階段。王毅的談話顯示,「推動新型產業合作」已成為大陸在後ECFA時期之對台經貿政策重點,而如何藉由該合作創造ECFA的長期利益,是台灣必須思考的課題。
兩岸車輛產業搭橋計畫年底將在浙江杭州登場,今年雙方持續鎖定智慧電動車合作。業內人士表示,大陸「十城千輛」計畫已擴充到20城,明年兩岸經濟協議(ECFA)早收清單實施,將為我零配件業者帶來展銷熱潮。
國貿局昨日發布兩岸貿易統計,今年1~7月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近300億美元,依照這一成長趨勢,今年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可望升逾500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