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全球招商4月赴日5月赴美
 

行政院全球招商4月將前進日本,5月赴美,並鎖定目前最夯的綠色能源、智慧電動車等主軸;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赴印招商已有三家世界知名的旅館業TATA集團等,表達來台合作發展旅館業的意願。

稀土爭奪戰 日韓企忙卡位(工商時報)
 

在中國增強對稀土的掌控下,日韓企業聯手買進稀土大廠的股權。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日韓多家大型企業組成的財團,計畫將以19.5億美元買進巴西稀土業者共15%股權。

鋰電池銅箔 營運新利基(工商時報)
 

因應全球綠色能源趨勢,南亞延伸鋰電池用銅箔、燃料電池布局;旗下南電燃料電池生產規模為亞洲最大,產品已銷售歐洲、大陸地區客戶。另,南亞去年也已成功開發厚度8微米和10微米等規格鋰電池用銅箔產品,在客戶陸續完成認證作業後,有利醞釀下一波營運成長動能。

美最大稀土商 發動併購攻勢(工商時報)
 

美國稀土生產商Molycorp,是美國擁有最多稀土存量資產的礦商,拜中國限制稀土出口而讓稀土價格與相關業者股價大漲之賜,令Molycorp因此而獲得充足銀彈展開併購行動。拜倫資本市場(Byron Capital Markets)全球研究部門主管哈克威(Jon Hykawy)指像Great Western和Ucore等市值約3億和1.5億美元、並且在海外其他地方擁有稀土礦場的稀土業者,就有可能成為Molycorp的收購目標。

與台簽FTA 印度:時機來了(中國時報)
 

兩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ECFA)之後,印度開啟了與台灣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大門。印度外交部常務次長拉奧琪(Nirupamam Rao)接受訪談時首度表示,印度國際經濟關係研究院(ICRIER)與台灣的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年一月已簽署備忘錄,將針對印度與台灣洽簽FTA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美國經濟 重拾成長動力(工商時報)
 

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葛林史班日前上CNBC節目時表示,美國經濟正逐漸重拾成長動力,但面臨預算議題、通膨等多項問題。 儘管美國經濟正遭遇包括油價不斷攀升、今年預算赤字很可能達1.5兆美元等困境,但葛林史班認為,整體來說,美國景氣值得樂觀以待。葛林史班指出,撇開油價議題、已浮現的歐債問題,尤其是撇開美國政府預算問題,美國經濟成長動力無疑是正在增強。

汽燃費今年起免8元手續費(中國時報)
 

漲聲一片之際,交通部公路總局決定,今年起,不管民眾到郵局、超商或透過語音、網路繳交汽車燃料費,都取消代收手續費,由政府吸收。三月率先開徵的營業車春季汽燃費率先享受,自用車七月接續開徵也適用,估計全台有六百五十萬輛車車主受惠。

台北、高雄兩直轄同步配合免手續費,由兩直轄市政府吸收。目前台中、台南和新北市監理業務尚未移交地方,仍由公總轄管,車主也不必付手續費。公總昨天宣布,今年度特別編列四千萬元支應汽燃費代收手續費,預算額度足用四百萬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