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灣國際賽車場 啟用 為國內第1座符合國際賽車聯盟認證的2級賽車場,明年開始舉辦賽事(工商時報)
 

由大鵬灣國際開發公司投資14.1億元,BOT興建的大鵬灣國際賽車場,昨(9)日開幕啟用,東方集團總裁潘方仁、大鵬灣開發公司總經理許宏彬和屏東縣長曹啟鴻宣示啟動台灣的賽車產業,已正式連結日本、和新加坡等國際賽事。

社論-美國還能領導全球經濟嗎?(工商時報)
 

美國參議院日前表決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未來一旦再獲眾議院通過,美國將可以對於匯率低估的國家,加徵補償性關稅。這一法案雖沒有直接點名人民幣匯率,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迫使人民幣升值的意圖極為明顯,也因此美國參議院一通過此案即引起北京的抗議。 美國自二戰結束以來,原本傲視全球的經濟實力,隨著貿易赤字的擴大、債務的激增及失業率的上揚而不復存在。美國不思檢討自己的國策,總一味認為這些困境全是別人使用不公平手法造成的,殊不知這根本是自由貿易的結果,美國此一謬誤的思維已有四十年之久,如今已是愈來愈嚴重。 

與台簽ECA 歐盟意願高(中國時報)
 

經濟部次長林聖忠十二日在倫敦表示,台灣正積極推動與歐盟簽署等同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經濟合作協議(ECA),而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整體形式大有可為,台灣應掌握趨勢,順勢而為。為尋求歐盟國家支持我國與歐盟簽署經濟合作協定,林聖忠此次訪歐密集走訪了捷克、愛爾蘭和英國三個國家,與這些國家的政府官員、國會議員、智庫和企業界人士交換意見,並於十二日在倫敦和此間台商舉行座談。 

竹市聰明公車、新站牌 年底見(工商時報)
 

交通處獲交通部補助450萬元,將全面更新市區公車車內資訊設備、加強車隊管理機制,還要更新公車動態資訊系統,與站牌、網頁結合,打造成為「聰明公車」,所有公車也將在年底同步汰換為電動公車,打造竹市成為真正的「低碳樂活城」。

 

經部:再生能源 20年後倍增(工商時報)
 

經濟部規劃透過天然氣與再生能源,逐漸替代燃煤與核電,今年天然氣裝置容量從1萬5千瓩,2030年倍增至2萬5千瓩,而再生能源則是鎖定離岸風力與太陽光電發展,預計整體裝置容量比例將翻倍成長至16%。 

8月工業產值 日增韓衰退(工商時報)
 

日本和韓國8月工業產值皆突顯全球經濟前景堪憂,日本雖為連續第5個月較前月增長,但是增幅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壓抑,低於原先預測。韓國則是因全球需求下探而呈連續兩個月下滑。  

美韓FTA 10月中可望通過(中國時報)
 

美國推動與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有重大進展。歐巴馬總統預定三日將延宕多時的三項雙邊協定交付國會表決,這三項分別與南韓、巴拿馬和哥倫比亞簽署的協定一旦過關,估計每年可為美國提升一百卅億美元的出口貿易,並開創數萬個新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