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需求下滑、大陸又加強對日本出口稀土的限制和管理,導致大陸稀土企業出現虧損,並開始採取「停產保價」因應措施,繼包鋼稀土、五礦宣布停產後,中鋁和中色也跟進,隨南北稀土巨頭聯手停產效應逐步顯現,監測資料顯示稀土價格已觸底反彈20%。
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口倍增」計畫,是提振美國經濟重點,經濟部表示,美國出口倍增,不代表台灣出口就會倍減,台美產業結構互補性強,應善用彼此優勢,也希望美國能儘快和台灣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和雙邊投資協定(BIA)。
依IMF最新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1.3%、韓國2.7%、新加坡2.4%、香港1.8%;另依環球透視十月報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也同樣在四小龍居末。而據主計總處日前的預測,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更僅1.05%,比國際機構預測數還要差。要論這一年來經濟下修幅度,自然是以台灣最為嚴重,這說明同樣受全球景氣循環的影響,台灣所受衝擊要遠比其他國家來得嚴重。
明年元旦起,車齡十年以上汽車每年第二次定檢檢驗費減收三分之一,小汽車可省一五○元,大型車省兩百元。交通部估計,每年有三一○萬輛大小車車主受益,國庫一年因此短收五億元稅收。
誰也不會懷疑,中國已是響噹噹的工業大國。作為邁進世貿門檻的後到者,10年來主動全方位融入世界,推動自身與世界關係發生歷史性的變化。不過,中共新一代領導習近平與李克強即將完成接班大任,在與世界分享中國大陸和平發展及全力拚經濟成果後,內外都有新的重大議題席捲而來,習李新制如何承接既有成果,同時開拓新的發展格局?更是十八大後,全球最為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