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台灣出口成功方程式(工商時報)

台灣出口連5個月呈現衰退,甚至出現近年來最差的出口表現,這陣子以來,產官學界無不討論熱烈討論,是否有更好方向與策略,可以協助改善出口數字?仔細分析近來出口衰退產業,會發現,包括電子零組件、資訊等向來是出口主力的產業,紛紛中箭落馬,這反映了出口下滑背後更重要的警訊:向來以出口為主的台灣中小企業,正逐漸式微。

趁勢加碼歐洲 勿懼波動(工商時報)
 

一、希臘GDP占全球GDP比才1.5%,影響範圍有限,希臘倒債效應其實早已日益鈍化。二、歐洲企業受惠低歐元、低油價、低利率與低通膨,競爭力大增。三、歐洲企業脫胎換骨,再造新藍海。四、歐洲醫藥生技產業專利新藥輩出,前景看好。五、數位軟體解決方案、旅館訂位系統等技術領先獨占鰲頭。

美元太強 美5月出口走弱(工商時報)
 

美國商務部周二公布5月進出口數據,受到強勢美元及海外需求疲弱的衝擊,出口月跌0.8%,導致貿易赤字擴增2.9%。今年1月到5月,美國出口累計較去年同期下跌2.7%,主要是美元走強削弱美國出口競爭力,加上海外需求疲弱等,都導致美國出口走低,尤其飛機和其他成品的出口減少,都令人擔心會否影響製造業,從而拖累美國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