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巨頭、英國石油公司(BP)集團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年增14.1%,增加5,300萬噸油當量。其中,中國超過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報導稱,中國政府已經承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將在2020年達到15%,在2030年達到20%左右。其中,太陽能發電是中國大力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年來頗受矚目、並以東協、南亞、紐澳等為主的「新南向」市場中,大多是屬於人口紅利正在增加的國家,也就是人口還不斷地擴張;除了帶動經濟規模的成長,市場商機也隨之提升。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成長來看,印度就超過7%,許多國家也都在4%至5%之間,相對台灣過去所著重的中國大陸,甚至是歐美、北亞等地區,新南向市場無疑是另一個值得深耕的方向與選擇。
為推動新南向經貿政策,經濟部長李世光昨(26)日專程前往泰國,參加今在曼谷舉辦的「2017年台泰產業鏈結高峰論壇」,希望藉工總主辦平台,就近瞭解台商在泰國投資需求。
中國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表示,6月工業利潤增速快於5月,主要得益於工業產品生產和銷售增長加快、原物料買進價格漲幅回跌等原因。行業方面,汽車、鋼鐵、電子等行業利潤增長明顯加快。
韓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0.6%,較上季的1.1%相比大幅放緩,主因是出口衰退。由於韓國同意美國部署薩德飛彈系統,導致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發動經濟報復,使得韓國汽車業等出口表現受傷,因此拖累第2季GDP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