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連六黑 2月庫存率跌出曙光(中國時報)
 

經濟部統計處昨發布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8.68%,是自去年9月起的連續6個月負成長,且如不是開工日數較去年同月多,減幅將不止於此。統計處坦言,全球終端需求持續疲軟,「對我製造業是挑戰」。

柴油價跌不休 美經濟前景烏雲密布(工商時報)
 
美國柴油價格跌至逾一年新低水準,對消費者而言是好消息,但運用廣泛的柴油價格一路下探,意味著美國經濟前景籠罩陰霾。研究機構DTN分析師米恩(Brian Milne)指出,柴油在美國經濟無所不在,柴油是工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項目,也是供應鏈的動能。
中國重啟將為亞洲經濟復甦提供動力(工商時報)
 

中國重新開放經濟,官方在調整防疫政策後,開放的步伐繼續較預期快,預料對消費、出口、供應鏈及商品價格等多方面產生極大影響,這也將推動中國股市急升,我們認為,這種動力應有助於未來數月的進一步升勢,中國累積的儲蓄可提振國內需求,尤其是服務業將可恢復信心,政府政策也有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