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DP優於預期 中國工業企業利潤繼續改善(工商時報)
  美國剛公布的第三季GDP反映著實體經濟十分具韌性,年化按季增長(初值)達4.9%,除了高於市場預估4.7%,也高於第二季的2.1%,這數字更是自2021年第四季以來的新高。與第二季相比,經濟增長集中於居民消費支出、住宅固定投資及民間存貨投資等,而政府支出則有所放緩。
日攜歐美 訂電動車補貼新規(工商時報)
  中國在電動車產業的強勢崛起讓美歐日寢食難安。繼9月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後,24日傳出,日本將攜手歐美共同制定電動車、半導體等領域的補貼標準,最快今年內討論。面對中國電動車來勢洶洶,美歐日也不得不祭出補貼戰術。
經濟成長放緩 9月工業生產連16黑(工商時報)
 

經濟部23日公布最新工業生產統計,9月工業生產指數為89.6、年減6.72%,為連續16個月負成長,製造業生產指數88.81,年減7.01%,同為連16黑。經濟部表示,因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終端市場需求低迷,加上產業鏈持續庫存調整所致,但減幅已逐步收斂;綜計第3季製造業生產指數87.75,年減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