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未來經濟無法靠內需支撐(工商時報)
 

東急集團會長、東京急行電鐵公司董事長越村敏昭指出,日本震後對日本經濟最大的影響之一是,人口結構的改變,特別是勞動生產、消費與納稅人口的減少,不僅會衝擊政府財政收入,甚至會讓日本未來無法期待由內需市場帶動經濟成長。  就日本震後面臨的經濟課題,越村指出,人口結構的改變對日本的衝擊較大,日本人口高峰時有1億2千8百萬人,但是,到1995年時,勞動人口、消費人口與納稅人口少了600多萬人,他認為,今後、特別是在震後,會比1995年再少1,400萬人,因此,日本無法再期望由內需帶動經濟。  

進貨保守 美第2大港衰退(工商時報)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第2大港加州長灘港(Long Beach)7月貨運量下滑2.5%,呈現2009年11月以來首見非季節性衰退,反映出美零售商對於年終進貨的保守心態。長灘港總經理史特布里基(Sean Strawbridge)表示,「一般來說,7月是我們最忙碌的月份之一,因為即將要迎接年終的假期高峰。然而,我們7月的整體數據卻呈現2.5%萎縮,進口下滑1.2%。」他提及,「這是自2009年11月、近20個月以來,首見貨運量衰退的情況。」  

墨比爾斯看世界-城市化驅動商品需求(中國時報)
 

未來十年,預期全球天然資源需求至少將增加三成(資料來源:麥肯錫)。隨著經濟高速成長,新興市場成為天然資源的主要消費國,特別是能源。中國與印度人口均超過十億,汽車和卡車量大幅成長,需要更多電力、水資源及燃油。美國國務院報告,中國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全球第三大石油淨進口國,也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大的能源生產國。過去印尼等許多國家原先能自給自足,甚至為能源出口國,然而,現在卻成為重要的能源進口國。 

社論-德國經濟逆勢成長的秘密(工商時報)
 

厚實的工業技術基礎,允為德國早年歷經多次命運衝擊,以及晚近全球金融風暴洗禮,卻仍能老神在在的重要條件。而以不到8千2百萬的人口,土地面積大概等於中國四川一省,德國出口總值全球居冠的紀錄,竟然一直到2009年才被「世界工廠」的中國超越,主要原因即在於「德國製造」的產品,特別是汽車、精密機械、光電器材,甚至藥品與能源設備,幾乎已是高品質、高單價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