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今年6月份汽車總銷售量成長15.6%(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
 

根據南非汽車製造業全國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of South Africa,Naamsa)2012年7月3日公布數據顯示,南非2012年6月份汽車總銷售量為51,891輛,較去年同期(2011年6月) 44,876輛成長15.6%,若就以買主屬性區隔,86.2%為一般消費者,5.9%為汽車租賃業,3.8%為公司行號,4.1%為政府機關。



 

BMW集團與豐田汽車攜手合作開發燃料電池等4大領域(駐法蘭克福辦事處商務組)
 

6月29日德國BMW汽車集團稱,將與TOYOTA汽車擴大合作燃料電池等下一世代的環保領域新技術,同時基本上雙方已初步同意共同開發跑車。

 

納智捷首款轎車 8月搶市(工商時報)
 

裕隆自創品牌納智捷首款轎車Luxgen5 Sedan確定8月上市。

1歐元 三菱賣荷蘭廠 保員工飯碗(工商時報)
 

日本三菱汽車周三同意以1歐元(約1.23美元)將位於荷蘭的唯一一間西歐廠房NedCar賣給當地巴士製造商VDL Groep,條件是VDL必須繼續聘用廠內的1,500名員工。

陸車市低迷 德日品牌逆勢衝(工商時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11)日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大陸市場乘用車銷售量達到587萬輛,只比去年同期成長7.1%,顯示大陸車市依然處於低迷狀態,但同期德國、日本車系卻出現強烈反彈,品牌差異對銷量影響相當明顯。

陸車大受新興市場歡迎(工商時報)
 

今年以來大陸汽車銷量不佳,不少本土車廠開始將眼光放在海外新興市場,而「便宜又大碗」的特色使大陸汽車在中東、南美、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大受歡迎,並已對歐美汽車品牌造成一定威脅。

飛雅特 增持克萊斯勒持股(經濟日報)
 

義大利汽車製造商飛雅特(Fiat)提高在克萊斯勒(Chrysler)持股,但表示近期不會收購剩餘股權,且可能關閉第2座義大利廠。另外,歐洲第2大汽車製造商標緻雪鐵龍(Peugeot Citroen)今年打算裁員1萬人。

福斯併保時捷 提前達陣(工商時報)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歐洲汽車製造龍頭德國福斯汽車公司(VW)周三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買下高級跑車製造商保時捷(Porsche)公司的所有剩餘股權,等於提前2年完成這樁併購案及發揮其經濟規模效益。

波蘭上半年生產36萬7000輛產能,衰退21%(駐波蘭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依據波蘭Sammar汽車研究報告顯示,波蘭上半年生產36萬7000輛產能,衰退21%,波蘭所製造汽車主要外銷西歐,該衰退與西歐銷售成績呈正比,依據歐洲汽車製造公會資料顯示,西歐銷售成績衰退7.7%,。波蘭3大汽車廠VOLKSWAGEN、FIAT以及OPEL,其中以OPEL衰退31%最大;FIAT衰退25%; VOLKSWAGEN衰退0.5%。

義大利車市景氣仍不振,預估全年將造成義國政府稅收短收23億歐元(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01)年7月2日報導,義國汽車市場景氣連月下跌不止,本年五月份下跌13.9%,據義國交通部(Ministero delle Infrastrutture e dei Trasporti)最新數據顯示,六月份的新車銷售數量為128,388輛,與去年同期的169,870輛相比減少24.42%。

義國第一大汽車品牌飛雅特(Gruppo FIAT)集團在六月份只賣出39,387輛汽車,比去年同期的51,411輛減少23.38%,惟飛雅特仍在義國汽車銷售排名中居首,銷售車型中,飛雅特的Panda排入前十大,銷售量超過11,000輛,在小型車系列(Segment A)中佔有43.9%,為義國車市中銷售最好的車型。

此外,義國監理所本年1月至6月的數據顯示共登記有814,179輛汽車,比去年同期的1,014,299輛相比減少19.73%;即使是二手車輛登記亦有下降情形出現,六月份約有33萬輛的車權轉交,與五月相比下滑12.5%,而本年半年期記錄亦比去年同期減少220萬輛,負成長11.7%。

義大利汽車經濟研究中心(Centro Studi Promotor)觀察指出,六月份下跌指數比連續5個月的降幅平均為高(-18.9%),本年年底的車市更預估將跌至與1979年時的相同水準,UNRAE義大利全國外資汽車公會對此表示,義國車市景氣不振造成半年期的稅收減少有12.5億歐元,而全年稅收則預計將減少23億歐元,相當於義國政府的一個小型財務改革所需的資金。

廣州限車令啟動 每月1萬輛(旺報)
 

廣州市7月1日實施中小客車總量調控政策,是繼上海、北京、貴陽後第4個大城市對汽車實施限購。目前包括深圳、杭州、寧波、西安、成都、南京與合肥等地,也曾因交通擁堵問題討論限購與限行問題。

美國純電動車 銷售報捷(工商時報)
 

汽車製造商表示,他們的純電動車今年上半在美市場銷售長紅。美國通用汽車指出,其每輛要價3.9萬美元的雪佛蘭Volt純電動車,今年上半年在美銷量已超越去年全年,僅6月就交車1,760輛。日本豐田汽車聲稱,其Prius油電混合車中的純電動款,3月上市以來已賣出4,300輛。純電動款Prius從3.2萬美元起跳,較最低價的油電混合款Prius貴三分之一。

中國電動車單兵作戰 難敵歐美日(工商時報)

儘管中國政府以政策力挺電動車發展,但根據大陸國務院與產業界最新發表的「2012年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內容卻直指,中國無法與歐美日電動車發展相比。其主要因素,在於業者都只想單打獨鬥切入藍海,自然不敵國際汽車巨頭的合縱連橫

BMW加碼投資Mini (工商時報)
 

德國豪華車商BMW周一宣佈,繼去年Mini的英國投資計畫後,在2015年之前,將對Mini的英國業務再投資2.5億英鎊(116億台幣),並可能在荷蘭成立代工組裝廠,以增加Mini的產品陣容和擴大銷售。

美6月車市催油門 銷量增22%(工商時報)
 

受惠於汽油價格走跌及多款新車推出,上月美國車市意外開出銷售年增22%的亮麗紅盤,前10大車廠銷售全面攀升,其中日系廠牌更強力收復失土,成為最大贏家。 6月美國車市經季節調整後,銷售年率為1,410萬輛,優於分析師預期,也較去年同期增加22%。而上半年一共約有730萬輛汽車在美售出,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4.8%。

國瑞整車外銷 今年衝6萬輛(工商時報)
 

國瑞汽車挑戰2014年達成新車年產20萬輛的台灣新紀錄,不僅觀音廠規劃擴充產能,並持續爭取擴大為日本豐田代工外銷成車業務,逐年提升整車外銷量至10萬輛,成為「內外銷並重」的汽車廠。國瑞表示,今年外銷豐田Altis車款目標為6萬輛,較去年成長約17.6%,估計將可為台灣創造275億元的直接產值,並帶動周邊廠商產值達127億元,創造約9,000人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