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萬輛 10月新車銷售 不如預期 (工商時報)

景氣轉涼,影響民眾購車意願,加上進口車遲到,干擾交車計畫,10月車市表現不如預期,全月新車領牌總數3.66萬輛,低於車商下修後的預估值3.7萬輛。

晶片續缺 豐田下修年度銷量 (經濟日報)

近來日圓瘋狂貶值理當助長日本企業海外獲利,無奈原物料成本昂貴抵銷此一助力,加上晶片短缺衝擊,反而讓豐田汽車上季(7至9月)淨利年減31%。豐田並表示,車用晶片缺貨至今未解,不得不下修本會計年度(明年3月底止)銷售量目標。

更多>>
KYMCO 於米蘭機車展發表高性能純電陣列,同時協助義大利老牌 MV Agusta 重生!(中時新聞網)

一年一度的米蘭機車展(EICMA 2022)正式展開序幕,往年都是主要參展品牌的KYMCO,顯然是要宣揚企業電氣、數位化的願景,不僅一口氣發表了純電高性能作品SuperNEX、以及RevoNEX 的新版本;同時也正式宣布與義大利雙輪老牌MV Agusta 合作,並且以Ionex 平台為基礎,帶來第一款平台共生車款:Ampelio。

八成年輕族群 盼恢復電動機車新購優惠(中時新聞網)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今日發布「政府政策影響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意願」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最盼望政府以「購車補助」降低油電轉換成本,七成以上受訪者認為,政府提高補助金額對順利達成政策目標最有幫助;近八成年輕族群表示,恢復「新購」補助,可有效提高購買電動機車的意願。

更多>>
通膨巨獸釀自行車產業庫存爆倉? 越南、柬埔寨台廠受害最深(TVBS新聞)

疫情下自行車產業堪稱是最大受益者,但今年六月過後通膨導致消費力衰退,加上俄烏戰爭等衝擊外,國際車廠庫存爆倉,入門款的自行車市場受害最深,中低階車種出現砍單現象,又以越南、柬埔寨台廠最為嚴重。

自行車三雄Q3本業獲利不俗,惟業外差異,前三季每股獲利有別(財訊快報)

自行車三雄前三季財報出爐,在高階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需求帶動下,巨大(9921)、美利達(9914)、桂盟(5306)第三季本業獲利表現不俗,以本業獲利而言,美利達第三季營業利益寫下歷史新高,桂盟則為單季次高、巨大則為單季第三高表現。然在業外收益落差下,使得稅後淨利表現也受到影響,有匯兌收益的巨大、桂盟前三季獲利創下新高,而業外收益減少的美利達前三季獲利則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

更多>>
電動車市旺 精確、東陽展身手(工商時報)
受惠於大陸電動車市場強勁需求,精確電動車電池盒出貨放量,10月合併營收飆上3.08億元,月增42.59%、年增2.35倍,創單月營收新高紀錄。法人看好精確第四季單月營收站穩3億元之上,明年塞爾維亞廠出貨福斯汽車集團訂單量產後,業績、獲利將出現新一波跳增。
做大感測元件 國巨笑納百億營收(工商時報)
國巨斥資238億元併購德、法公司的高階感測元件事業,國巨董事長陳泰銘3日表示,感測元件事業毛利率高於國巨的平均值,有助於國巨進入歐美日高階市場,以及汽車、工業等利基應用。除了每年帶來130億元的營收挹注之外,未來國巨集團逾五分之一的營收將會來自車用市場需求。
更多>>
扛通膨壓力 美年終銷售難嗨(工商時報)
美國零售業視為重點的假期旺季即將來臨,根據全美零售聯合會(NRF)預估,受累於通膨盤旋在數十年高點,部分消費者預算吃緊,進而影響耶誕購物買氣,估計今年年終銷售成長6到8%,增幅遠不及去年的13.5%與前年的9.3%。
台灣近年經濟躍升原因探討及維繫之道(工商時報)

台灣越過中度所得陷阱及近幾年來經濟成長、人均所得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廠商隨著時間經過規模變大了,而規模變大的好處不止在於降低生產成本,也是夥伴關係門當戶對的要件,不僅可以製造也可以負責產品設計和售後服務等。其二,技術水準的提升。品牌廠商不管進行材料、關鍵零組件和製程創新,台商都可以從旁協助,並提供即時的服務。其三,台灣廠商和國際品牌大廠合作的夥伴關係變密切了。台灣代工廠因為可以掌握重要現場的資訊,生產力也跟著提高,客戶對於夥伴之間的合作也更有意願。

更多>>
 
 杜拜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Automechanika Dubai

2024年12月10日至12日
杜拜世界貿易中心
Dubai World Trade Centre
 2024年米蘭國際機車暨零配件展EICMA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5日至10日
展覽地點:RHO-PERO FIERA MILANO (NEW) 新米蘭國際展覽中心
 2024年印尼國際汽車零配件展
日期:2024年5月15日~5月17日。 地點:雅加達國際會展中心
 墨西哥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INA PAACE Automechanika Mexico

2024年7月10日至12日
墨西哥.墨西哥城.Centro Citibanamex
 
 113年綠能科技產業人才培育交流座談會
透過座談產業人才發展、產學合作培育等議題進行研討,並說明政府資源促進企業運用,以及邀請學校參與促進產學交流,達到攜手解決產業人才問題。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