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放緩 美電動車促銷大降價 (工商時報)

美國純電動車(EV)銷售放緩,讓車商和經銷商降價和推各種優惠來促銷。像許多車商推低利率促銷方案,讓民眾能購買較高價位EV。

工研院:新車年銷量增6.1% 電動車2千萬輛比重逾2成 (中央社)

全球電動車市場可望快速成長,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突破2000萬輛,達2064萬輛規模,年增28.3%,占總汽車銷量比重逾20%。

更多>>
監委關切機車事故死亡率 交通部:加速建設機車友善設施(自由時報)

監委於巡察會議也關心降低機車事故死亡率具體作為,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與相關主管回應,將加速建設機車友善安全設施,強化駕駛訓練等精進作為。

促銷戰一波波 今年機車銷量上看85萬輛(工商時報)

光陽8月開啟機車市場割喉戰,其他車廠陸續加入戰局,優惠促銷一波接一波,隨著政府汰舊換新補助即將於年底結束,龍頭廠三陽更大動作擴大促銷。機車業者推估,今年台灣機車市場規模將重回80萬輛之上,甚至挑戰85萬輛。

更多>>
大陸躍居巨大第二大市場 銷售超越北美(工商時報)

中國大陸解封後戶外運動潮流興盛,帶動高階自行車款銷售,自行車業龍頭巨大21日在法說會公布,大陸已超越北美,睽違多年後,再度成為巨大第二大市場。巨大表示,今年前三季大陸市場營收占比衝高到24%,僅次於歐洲市場的35%,並超越北美市場的16%。

自行車去庫存 業者憂明年第3季才能完全消化(中央社)

疫情期間為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避免大眾運輸工具密集接觸的風險,帶動2021、2022年自行車銷量大爆發;但疫情解封後,2023年自行車產業卻面臨高庫存壓力,業者認為,恐怕拖到明年第3季才能消化。

更多>>
電動車需求轉弱,鋰長期恐供過於求;特斯拉也重摔近5% (工商時報)

高利率環境令電動車銷售前景蒙塵,促使相關企業下修財測,加劇市場對於電動車電池關鍵材料鋰短期需求下滑的擔憂,加上鋰長期來看恐怕供過於求,導致美國鋰礦股10月30日全面重挫。

車企 自研晶片成主流 (工商時報)

中國大陸近年積極推展智慧電動車產業,電動車領域已取得一定成就,但近年疫情引發的「缺芯」及中美科技戰引發的晶片短缺,讓「自研晶片」在中國大陸汽車行業漸成主流。

更多>>
AI對科技產業的貢獻(中國時報)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已成為科技產業的關鍵驅動力之一,為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這一範疇中,台灣的聯發科(MediaTek)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其在AI技術領域的發展和應用已經成為行業的焦點。

工業生產恐19黑 轉正等明年(工商時報)

期待的轉正落空!經濟部23日發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為92.29,仍年減2.32%,是連續17個月負成長。慘的是,經濟部預估要到明年1月才有機會轉正,也就是工業生產難逃連19黑,一路慘澹到年底。

更多>>
 
 2025年日本國際汽車工業技術展(九月)
日期:2025年9⽉17⽇⾄19⽇(共3天)
地點:日本東京千葉海濱幕張展覽館(Makuhari Messe)
 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免費課程歡迎報名
【AI 在車用零組件製造的應用】
台北7/2~7/3、台中7/23~7/24、台南7/30~7/31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