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企在中國大陸遇危機 本田裁人力 豐田砍產線求生 (工商時報)

綜合媒體報導,廣汽本田在11月底告知員工,因為公司產量不斷減少而啟動裁員,將裁撤公司13,000名員工中的7%,主要涉及從職業介紹所雇用的工人。

通用射3箭 電動車拚2025轉盈 (經濟日報)

通用汽車財務長近日宣稱,通用電動車事業將在2025年開始獲利。為了達成這項目標,通用將落實分散成本、主打高價車款及節省電池成本等三大策略。

更多>>
光陽11月重回機車龍頭 終結SYM 連勝之路(中時新聞網)

今年八月,KYMCO光陽機車針對旗下國民神車GP125,推出轟動車壇的「39,800專案」,創下史無前例的銷售佳績,再加上9月上市的四大新車款的銷售加持下,光陽11月份單月銷售總台數達34,125台,以高達39.6%市占率,終結霸佔冠軍寶座達17個月之久的SYM三陽,重返市場龍頭;而且,與第二名差距,多達4,184台。

機車汰舊補助 光陽疾呼延長(工商時報)

政府機車汰舊補助即將落日,光陽執行長柯俊斌率先出面呼籲政府,過去三年因政策鼓勵,有效汰除高達173萬輛老舊機車,但目前市場上仍有逾266萬輛老舊機車,為實現政府淨零碳排願景,汰舊補助政策應延長至2025年底。

更多>>
自行車廠營運挑戰,零組件廠將搶先復甦(MoneyDJ新聞)

自行車產業庫存調整維持進行式, 11月營收普遍呈現年減,龍頭廠巨大(9921)執行長劉湧昌表示,產業庫存預期要到明年6月才會告一段落,屆時景氣將逐步明朗。不過受到中低階產品的高庫存影響,銷售端祭出的優惠將連帶影響供應鏈的毛利率,加上新車製造市場需求不振,上游零組件廠產能利用率下滑,產業整體而言,屬實為辛苦的一年。

大同攜手美利達,建近1MW光電案場(MoneyDJ新聞)

大同(2371)旗下的能源服務事業大同智能,今(11)日與自行車大廠美利達(9914)舉行太陽光電建置簽約儀式,大同智能將為美利達的彰化廠區建置容量976.10kWp太陽能電廠,未來出自美利達製造的自行車將更具減碳元素。

更多>>
美電動車混血中國 零補貼 (工商時報)
近年中國電動車產業強勢崛起,令美歐日等老牌汽車大國備感壓力。美國政府1日宣布,2024年起,美國生產的電動車若包含中國等國家製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有資格享受美國的稅收抵免。該新規並從2025年起適用於電動車零部件中使用的關鍵礦物。
銷量看增 電動車基金拉風 (工商時報)
根據Mark lines統計,10月美國電動車銷售13.2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率為55%,滲透率達11%;今年前十月累計電動車銷量為 104.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率為47%,累計滲透率達8.2%。預計明年美國電動車銷量有望達245萬輛,年成長率達53%,歐洲電車銷量預計為350萬輛~360萬輛,年成長率為15%~20%,市場仍將是亮眼的一年。
更多>>
中國於再全球化進程扮演要角(工商時報)

「再全球化」意味著建立多元化、分散化和盟友化的全球供應鏈。隨著供應鏈重組浪潮興起,全球製造和生產價值鏈的網路逐漸轉向亞洲地區,形成令人矚目的「亞洲新鏈」。該地區的各種經貿協定藉著降低關稅、法規協調等互惠優勢,重組亞洲供應鏈,強化彼此經濟合作,讓整個亞洲地區成為推動全球經濟整合的重要標竿。

商品現通縮 美通膨達標好預兆(工商時報)

歷經史上少見的棘手通膨後,美國民眾終於迎來三年未見的現象:部分商品開始出現通縮跡象。經濟學家認為商品通縮回歸,將有助整體通膨加速回落到聯準會(Fed)設定的2%目標。

更多>>
 
 2025年日本國際汽車工業技術展(九月)
日期:2025年9⽉17⽇⾄19⽇(共3天)
地點:日本東京千葉海濱幕張展覽館(Makuhari Messe)
 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免費課程歡迎報名
【AI 在車用零組件製造的應用】
台北7/2~7/3、台中7/23~7/24、台南7/30~7/31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