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車關稅 美議員喊提高 (經濟日報)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霍利提出法案,要求把中國大陸汽車進口關稅從27.5%大幅提高至125%,並指要向中國大陸車廠在墨西哥組裝的汽車加徵100%關稅,用以保護美國汽車製造業。
車輛中心射3箭 助產業進軍國際 (經濟日報)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藉由「測試驗證、科技研發、產業輔導」三大核心,助攻台灣車輛與車電產業躋身國際供應鏈。
更多>>
機車跨界休旅 載物休閒都OK(中國時報)

多功能機車在國內是很特殊的市場,受惠車格特性,載人載物機能更富彈性,除了日常代步也可轉做商用載物,但現在更成為愛好戶外休閒消費者的最愛。SYM 4MICA首度與戶外休閒用品的經典品牌Coleman合作,推出限量版特仕車;Gogoro去年發表Gogoro CrossOver,為品牌第一款二輪跨界休旅,更首創二輪客製化服務。

環境部調高機車定檢費用 機車行每年多賺1.5億!(中時新聞網)

據環境部統計,2023年通知應實施排氣定期檢驗的機車達近千萬輛,實際也有780餘萬輛到檢,原本的初次驗排氣費用由環境部空汙基金補助每輛80元予機車行,但考量近年工資、物價上漲,環境部近日公告調整檢驗費用調整至每輛100元,估計預算從原本的6億元,調整至約7.5億元。

更多>>
2024台北國際自行車展今日舉行 聚焦新創及永續(經濟日報)
全球自行車產業最具指標地位之一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3月6日至3月9日在南港一、二館盛大舉行,共吸引國內外950名業者參展,使用3,500個攤位,展覽規模已較去年成長近15%,相較疫前也成長5%。國際知名品牌大廠包括美利達(9914)(MERIDA)、巨大(9921)(GIANT)、桂盟(5306)(KMC)及速聯(SRAM)、SHIMANO等皆共襄盛舉。今年展會以微型移動、綠色實踐、創新與新創、騎行文化與生活等四大主題為主軸策畫,展示完整產業鏈,並呼應全球淨零浪潮的永續議題,推出多元活動。
美利達、巨大2月營收公布後 法人圈持續看好未來營運(經濟日報)
自行車雙雄業績,其中,美利達(9914)2月營收年減41.3%、月增0.5% ,優於許多法人預期;巨大(9921)2月營收則是年減27.1%、月減13.5%,符合市場預期
更多>>
中鋼前二月營收增 樂看後市 (工商時報)
鋼業龍頭中鋼受農曆春節工作日較短影響,2月合併營收289.65億元、年減7.33%,不過前二月合併營收608.96億元、年增5.91%,中鋼樂觀看今年鋼市,預計第二季後將逐漸復甦。大陸鋼廠放話「遇漲則漲、遇跌不跌」,不甩煤鐵礦等原物料行情下滑干擾,本鋼、鞍鋼4月逆勢開出平盤價,市場預估中鋼本周將開出的新盤價有望力守平盤不跌。
元寧執行經濟部加氫站專案 有成 (工商時報)
元寧企業繼向經濟部能源局申請「廠區供氫設備開發計畫(350公斤級)」專案計畫補助,打造標準型(占地20呎貨櫃)已結案,去年又申請經濟部技術處700公斤級加氫站專案計畫目前順利進展中。
更多>>
汰舊換新促消費 能避免產能過剩(工商時報)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大陸每當遭逢經濟困境時就會鼓勵擴大內需,諸如推出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此舉雖可解一時困窘,但後座力十足,最明顯的就是造成產能過剩與透支民間消費力。在這背景下,即可理解大陸政府懲前毖後、何以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改以較為溫和的推動設備更新、以舊換新。
景氣乍暖還寒,施政不可掉以輕心(工商時報)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庫存去化、人工智慧(AI)需求的熱絡,根據S&P Global估計,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2.3%,不過,主要國家包括美國、中國大陸、歐盟、日本、印度的成長率都不如去年,加上紅海的恐怖攻擊、中東戰爭未解,導致航運成本、油價上升,通膨不易下滑,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的最新談話也顯示降息政策恐延後,在在使得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存有相當的變數。

更多>>
 
 2025年日本國際汽車工業技術展(九月)
日期:2025年9⽉17⽇⾄19⽇(共3天)
地點:日本東京千葉海濱幕張展覽館(Makuhari Messe)
 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免費課程歡迎報名
【AI 在車用零組件製造的應用】
台北7/2~7/3、台中7/23~7/24、台南7/30~7/31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