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隨著時間演進,從使用機器學習的決策式AI到運用深度學習的生成式AI,不同階段所所衍生的課題,使得各國政策執行目的從應用推動類擴展到技術研發類與國家治理類。
車市買氣旺,5月掛牌數優於預期。
電動機車業者Gogoro再獲大股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注資逾16億元。Gogoro於4日宣布,Gold Sino Assets Limited(Gold Sino)將以私幕增資5,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6.2億元,購入Gogoro共3,251萬6,095股普通股,換算每股購入價格約1.5377美元,並以每股1.6915美元購入1,083萬8,698股普通股的認股權證協議。
機車廠促銷戰奏效,5月國內機車新領牌總數達6.97萬輛,月增14%、年增3.56%,亦為今年單月高峰,其中三陽以2.67萬輛、市占38.3%的成績續居市場龍頭;Gogoro則在JEGO等新車款增量交車推升下,單月領牌衝至6,049輛、市占率8.68%,雙雙改寫2023年以來單月新高。
巨大機械今天公布5月合併營收新台幣71.64億元,年減7.13%;美利達統計,5月合併營收約31億元,年增7.5%;庫存去化情況仍是自行車廠觀察指標。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成為全台關注焦點,他2日晚間在台大體育館演講,除了揭示輝達的新產品,也提及近來AI的研發趨勢。他對「機器人應用」的發展感到興奮,更點名五家合作台廠,自行車製造龍頭巨大(9921)入列,也是五家公司中唯一的傳產業者,引發熱烈討論。事實上,巨大不只靠著捷安特聞名世界,他們更早於台灣多數企業,推動各種智慧轉型。
美國對中國大陸新能源等產品加徵關稅,其中電動車加至100%,卻遭美國電動車巨擘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反對。不僅如此,歐盟也有意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傾銷稅,BMW和福斯等歐洲汽車巨頭同樣不贊成。這很奇怪,美、歐汽車業者是受益方,理應歡迎才對,為何這些業界巨頭反對?
為緩和氣候變遷的惡化速度,各國除致力節能減碳,也大力推動包括氫能在內的綠能科技,大陸2022年將氫能列入國家能源體系的一環。外媒引用挪威能源諮詢公司睿諮得(Rystad Energy)5日的最新報告稱,中國大陸已是全球最大氫氣生產國及消費國,今年底將安裝2.5千兆瓦的製氫用電解槽,預計每年可生產22萬噸綠色氫氣,比其他國家總和多出6,000噸,超過2025年20萬噸的國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