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車市摔2成 和泰逆勢旺(工商時報)

受今年農曆年假較早導致工作日減少,及民眾準備過年影響新車買氣,元月國內新車登錄量僅3.51萬輛、年減21.8%,不過龍頭和泰車雙品牌TOYOTA與LEXUS合計登錄1.64萬輛,強勢囊括單月市場冠亞軍,且合併市占率衝上46.6%新高,刷新2008年7月締造的44%原紀錄。

去年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出爐 比亞迪、吉利 躋身全球前10(工商時報)

各家車企數據統整出的最新「2024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顯示,中國車企比亞迪以427萬輛擠進全球第五、吉利以334萬輛進入第十名,這是首度有兩家中國車企進入全球前十,可一窺其近年急起直追的實力。比亞迪A股7日收漲5.09%報人民幣(下同)329.9元、H股漲4.5%報330港幣。吉利汽車港股更大漲8.05%報17.72港幣。

更多>>
未成年騎機車在偏鄉普遍 苗警不主動取締仍居高不下 (經濟日報)

偏鄉地區因為需求,苗栗縣部分民意代表都認為未成年騎機車普遍,警方基於民情,通常不會主動取締,但違規件數仍是居高不下,警方統計近3年取締逾千件,造成死傷逾800人。

交通死亡人數要比112年降15% 道安顧問憂標準難反映趨勢 (經濟日報)

中央頒布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要求各縣市以112年作為基準年,114年要降低事故15%,新北市112年交通30日整體死亡人數264人,114年目標需降至224人,行人部分則要從112年47人降至39人。不過道安顧問認為,以單一年作為基準值難以辨別趨勢,建議以前三年平均,較能反映改善或惡化情形。

更多>>
仍處淡季 巨大1月營收46.87億元月增14%年減2%(鉅亨網)

自行車整車廠巨大 (9921-TW) 今 (10) 日公布最新營收,在淡季效應之下,巨大 2025 年 1 月營收 46.87 億元,月增 14.07%,年增 2.24%,巨大越南廠在今年將隨市場需求增進行產能的擴充。

自行車族群元月營收漲跌互見 美利達、愛地雅逆勢大增(工商時報)

每年第一季適逢歐美國家的寒冬,向是自行車產業的傳統出貨淡季,自行車族群包括成車廠的巨大(9921)、明係(6804),以及零件大廠的桂盟(5306),元月份營收均出現年減現象;不過,成車廠的美利達(9914)、愛地雅(8933),元月份營收卻逆勢大增近六成與逾四成,而零件廠的日馳(1526)、利奇(1517)營收也出現雙位數增長

更多>>
輸美鋼鋁25%關稅 無差別 (工商時報)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11日或12日可能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加上已下令對鋼鋁課徵25%關稅最晚3月12日生效,引發全球貿易戰擴大擔憂。面對川普祭出一連串關稅威脅,對美國存在龐大貿易順差的亞洲國家積極透過協商或採購等方式,盼能免於被課徵更高關稅。
汽零廠開門紅 東陽 改寫春節營收新高 (工商時報)
汽零族群受惠於北美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市場需求熱絡,儘管1月有元旦及春節長假,合計減少逾1周的工作天,但各家業者營收續居高水位。龍頭東陽1月營收22.3億元,僅微幅年減2.55%,仍創同期次高,更改寫歷年農曆春節期間營收新高紀錄。
更多>>
石破茂稱相信川普認知日本和其他國家不同 日相樂觀:可望避開美國加稅(工商時報)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末赴美與川普會談,返國後接受NHK節目專訪時,進一步透露與川普會談的細節。儘管會談中並未具體談及針對日本汽車的關稅是否會有變化,不過石破茂樂觀認為,日本可望避免被美國提高關稅。另外,日鐵將以「投資而非收購」形式與美鋼合作。

中美關稅戰開打 兩敗俱傷(工商時報)

美國總統川普2月1日所簽署的加徵關稅行政命令上,也包含由中國入口美國的商品加徵10%,以及取消了低價值貨物免稅條款,措施於2月4日生效。針對美國對中國加徵進口關稅的問題上,中國表示堅決反對單邊主義指美國的關稅措施違反世貿組織(WTO)規則,事實上,加徵關稅對於兩國企業和消費者都造成負擔。

更多>>
 
 2025年日本國際汽車工業技術展(九月)
日期:2025年9⽉17⽇⾄19⽇(共3天)
地點:日本東京千葉海濱幕張展覽館(Makuhari Messe)
 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免費課程歡迎報名
【AI 在車用零組件製造的應用】
台北7/2~7/3、台中7/23~7/24、台南7/30~7/31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