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熱 精確、皇田、劍麟等廠商創新高(工商時報)
OEM(原廠代工)汽車零件廠隨新能源車新單出貨暢旺,挹注多家公司業績衝高。精確在三大電池盒廠業績全面爆發下,2024年全年營收47.51億元、年增32%,亦創歷史新高。汽車窗簾廠皇田受惠2023、2024年新單陸續出貨效益,2024年全年營收55.2億元、年增5.98%,為歷年第三高。汽車安全零件廠劍麟2024全年營收亦首破50億大關達50.62億元,年增3.79%。
區域製造趨勢不變…劉揚偉:台灣應發展軟體業 (工商時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近日表示,全球將面臨區域政治、經濟景氣、產業環境等劇烈變化,從資通訊、汽車產業來看,區域製造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因此可預見企業必須接受全球區域化布局的挑戰。另外,從全球趨勢、產業升級、帶動新創來看,台灣需要發展軟體產業,不僅可提升附加價值,也是經濟成長的驅動力
LED車燈雙雄 2025營運續強 (工商時報)
LED車燈模組雙雄2024年營運雙創新高,並樂觀2025年業績繼續雙位數成長。聯嘉公告2024年營收55.42億元,首破50億元,年增28.12%;麗清推估2024全年營收亦將首度站上90億元,且配合比亞迪、特斯拉等熱銷車新改款上市,上半年開始大量拉貨,法人樂觀麗清2025年營收將挑戰百億元大關。
改寫新高 東陽 2024營收衝破250億 (工商時報)
汽車零件龍頭廠東陽2024年營收首度衝破250億元,6日公告自結12月營收22.48億元、年增5.27%,再創同期新高,累計全年營收255.96億元、年增7.28%,改寫歷年營收新高紀錄,其中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事業營收年增逾10%,係轉動東陽業績的主引擎。
日本砸重金 拚全固態電池龍頭 (工商時報)
根據TrendForce報告指出,日本政府以2030年左右實現全固態鋰電池商用化為目標,近年擴大提供相關研發資金,2024年補助金額高達6.6億美元,有望加速全固態鋰電池商用化。中國大陸、韓國、歐洲和美國同樣正積極發展新技術,全固態電池的商用化競爭將日趨激烈。
前進CES 2025 鴻海富智康主打車用解方 (工商時報)
隨著CES 2025(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進入倒數,鴻海2日宣布旗下富智康(FIH) 將首度挺進CES 2025,預計展出4G、5G車載資通訊控制單元(TCU)、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VI),以及車用高效能運算平台(HPC)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揭示車用先進解決方案發展成果。
在地化利多 三汽零廠接MG訂單 (工商時報)
經濟部2024年7月底祭出大陸車在地化供應鏈價值比例規定,隨中華MG HS 1.5車型追加國產化零件,國內汽車零件廠喜接新單,據悉,包括正新輪胎、六和機械、友聯車材等零件廠,皆已成功接獲新單,隨MG恢復正常生產,銷量提升可望挹注營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