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攜手日本AI HAYABUSA 研發產業人工智慧應用技術 (工商時報)
  金屬中心為協助政府推動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政策,加速人工智慧的創新應用,並讓產業人工智慧化,特於5月下旬舉辦「人工智慧系統實驗室成立暨合作備忘錄簽署」,揭牌成立人工智慧系統實驗室,並與日本AI HAYABUSA簽署合作意向書,促人工智慧產業化。
特斯拉怕怕 令供應商產線移出兩岸 (工商時報)
  傳出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擔憂,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前,大中華區地緣風險恐升溫,最近要求旗下零組件供應商,最快在明年於大陸、台灣以外地方建設生產線。
裕隆發展多元品牌 國內供應鏈優先 (工商時報)
  裕隆集團近年積極發展「開放平台、多元品牌價值鏈」,尋求更多機會,法人關心是否代理新汽車品牌進入台灣,裕隆22日表示,仍未有新進度可對外說明,但強調未來無論在授權生產還是自主開發車輛上,都仍將保持一貫國內供應優先的策略。
大陸新能源車 5月起下鄉拚內需 (工商時報)
  在歐美相繼對進口中國電動車進行補貼調查和祭出高關稅之際,大陸採取「擴大內需」應對。工信部等5個部委15日宣布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這次活動名錄上推出的車款多達99款,比亞迪、上汽、吉利為大贏家,可望帶動一波消費熱潮。
2027陸車用IC全自製 台廠備戰 (工商時報)
  中國大陸積極執行國企及自主品牌國產化任務,預計2025年實現晶片國產化率達25%、2027年將達全面自製,自新能源車尋找突破口,車用IC首先面臨挑戰。驅動IC業者分析,儘管是非強制方式進行,依然會對台廠造成進一步壓力;不過業者透露,IC設計需時間積累,尤其車用驗證時間長,未來仍有台廠發揮空間。
鋰電池供需失衡 陸擬管控產能 (工商時報)
  鑒於鋰電池供應過剩、庫存難消,對外出口也容易招惹貿易夥伴口實,大陸政府8日提出,擬引導電池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製造專案,要求業者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提升研發及工藝改進的經費。
汽車零件廠 Q1報佳音 (工商時報)
  汽車零件廠第一季財報紛報佳音,除龍頭廠東陽第一季稅後純益11.7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9倍,劍麟首季稅後純益2.65億元,皆改寫歷年單季最賺紀錄;永新-KY首季EPS為1.72元,亦創同期新高。
汽車電池新戰場 陸產石墨 恐遭美課301關稅 (工商時報)
  北美石墨礦商正遊說美國政府,對來自中國的三種石墨產品課徵25%的關稅,以防止北京壟斷汽車電池關鍵材料。美國5月將決定是否祭出301條款關稅,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遏阻陸廉價電動車入侵 歐盟恐須課徵55%關稅 (工商時報)
  諮詢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發布最新報告指出,歐盟必須課徵高達55%的關稅,才可能阻止中國大陸廉價電動車大量湧入歐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