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翻身 終結6年來虧損(工商時報)

圖 / 美聯社

通用汽車周四公布年度第4季業績,淨利略優於分析師預期,並為2004年以來的首次年度獲利。通用第4季淨利達5.1億美元,或每股31美分,已扭轉前年同期大虧35億美元的頹勢,該季調整後的獲利為每股52美分,營收達369億美元。分析師預估,通用該季調整後淨利為每股46美分,營收將近330億美元。

車市旺 五大車廠急招千人 (工商時報)

車市景氣高速復甦,車商大舉招兵買馬追業績,包括裕隆日產、和泰、納智捷、南陽實業、中華汽車等五大車商,急召千餘名銷售好手,裕日車、納智捷更不惜祭出高底薪的誘人條件,要跨業搶人才。

更多>>
機車族比汽車族 成長逾2倍 (自由時報)

汽機車滿街跑,新北市近十年來,機車族成長幅度超過汽車族的兩倍,新北市政府主計處分析,相較於人口及戶數的成長,每千人擁有機車數從四百九十二輛增加到五百九十一輛,但每戶擁有的汽車數不增反減,從○.六八輛降為○.六四輛。 

中汽協:1月摩托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下降態勢(鉅亨網)

中汽協統計,1月摩托車產銷215.56萬輛和224.11萬輛,環比下降3.46%和0.75%,同比下降7.58%和3.51%。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信息網2月21日消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1年1月,摩托車工業發展總體穩定,摩托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下降態勢。

更多>>
自行車1月ASP 創新高(工商時報)

元月台灣自行車業大豐收,不僅巨大(9921)、美利達(9914)等成車大廠,營收均創歷史新高,台灣自行車在單價提升下,元月出口值達1.54億美元,逆勢成長6.94%。同時在新台幣升值助陣下,台灣自行車1月出口平均單價(ASP)達347美元,打破去年的297.2美元最高紀錄,出口平均單價大幅提高16.94%。台灣區自行車輸出業公會理事長羅祥安指出,1月受到歐洲暴風雪影響,自行車出口44.39萬台,較去年同月減少8.55%,其中出口歐盟減少22.04%;反觀北美市場出口7.09萬台,年成長54.66%。 

市府3年2.2億 建置自行車租賃系統(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

台北市交通局計畫今年起投入兩億兩千萬元,建置全市公用自行車租賃系統,分三年廣設一百五十個站點,提供五千部自行車。交通治理科長蘇福智表示,自行車未來將成為市區公共運輸系統中最具「即門性」的工具,只要站址地點好,使用率和方便性就會高,今年度將先選定公館、大直等自行車道完善區域先設站。 

更多>>
橡膠需求大 台橡南帝忙擴產(工商時報)

橡膠行情火熱,除台橡連番調漲報價外,中橡也因原油價格上漲,第1季調漲碳煙產品季報價3%至5%。有鑑於橡膠、輪胎活絡趨勢,台橡、南帝、中橡加速擴產搶商機。

鋰科電動車電池量產 進軍大陸(中國時報)

鋰科科技董事長於貽勳表示,新開發完成的動力鋰電池可望在今年導入量產製程,預計今年電動車用電池僅能小量生產,明年正式進入量產,並有機會轉虧為盈。鋰科今天與中央研究院及國立暨南大學舉行「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合作」簽約儀式,並展示鋰科研發完成的動力鋰電池。鋰科已獲得中國江西博能實業集團青睞,新推出的公交車(公共汽車)將採用鋰科生產的動力電池。

更多>>
經濟成長率、通膨率 雙下修(工商時報)

行政院主計處昨(17)日公布最新統計及預測,去年經濟成長達10.82%,優於原預測,受這一比較基數升高的影響,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預測5.03%下修至4.92%;至於通膨率則隨著台幣升值而下修至2.0%,國內尚無明顯的通膨現象。

陸五月成立 稀土行業協會(中國時報)

為整頓中國稀土產業亂象,及有效統籌解決稀土訂價、出口配額等問題,大陸計畫在今年五月成立稀土行業協會,約有九十三家會員,囊括大陸主要稀土開採、生產企業;而對日前國務院祭出四項措施,促稀土業健康發展,專家認為,顯示北京中央的「稀土保衛戰」進入白熱化階段。

更多>>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