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日本經濟新聞2014年10月28日報導,日本豐田汽車等8家製造公司頃彙整本年9月國內汽車生產統計,顯示連續3個月減少。
十月車市昨出爐,整體銷量達三萬四千三百二十七輛,較去年同期增百分之六點六。
印尼首都雅加達代省長鍾萬學今天宣布1項計畫,雅加達若干主要幹道下個月起禁行機車,以減少交通意外。
全球機車迷最關注的米蘭國際機車大展明天登場,國內老牌機車廠三陽工業(SYM)以一款環保節能電動四輪機車EX4U艷驚全場,宛如機車界的「台灣之光」。
自行車族群包括巨大(9921)、美利達(9914)、桂盟(5306),今年前3季獲利均攀登新高峰!其中,巨大前3季EPS高達8.18元;而美利達在兩岸銷售業績穩健成長加持下,前3季EPS達8.10元;桂盟EPS 3.4元,均創下歷史新高。
自行車業經濟效益高,在歐洲已創造65萬個就業機會。目前歐洲自行車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已超過採礦業,甚至將近是鋼鐵工業的2倍。雖然販售自行車需雇用的人員並不多,但在自行車旅遊的政策帶動下,相關基礎設施、旅館及餐廳所需的員工人數大增。預計在2020年,將提供超過1 百萬個就業機會。
堤維西重慶廠落成,大陸產能倍增,可收擴大爭取長安福特汽車採購訂單效益,並順利切入大陸沃爾沃(Volvo)汽車供應鏈,扎根大陸西南部車廠車燈供應商機,擴大搶食大陸車市成長商機。
汽車零組件業進入第4季傳統旺季,加上近期新台幣走貶、大陸與美國汽車市場成長助威,AM(售後維修)族群,業績、匯兌利益兩頭轉,東陽、堤維西等10月營收紛創同期新高。
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昨(31)日直言,各國積極走向區域經濟整合,但台灣根本沒有準備好,他強調,國際商業模式正在改變,台灣上百萬家中小企業已在世界供應鏈上佔有一席之地,若市場不開放,對中小企業衝擊甚深。
按中韓之前協議,中韓FTA的目標是減免雙方90%往來貿易商品關稅。儘管中韓還未公布協議內容與降稅清單,但台韓產業高度重疊,已可預料,包括面板、石化、工具機、汽車等四大重點產業已首當其衝,台韓搶占大陸市場戰役第一回合已經宣告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