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奏效 汽機車舊換新逾40萬輛 (工商時報)

貨物稅減徵政策發威,截至11月中旬,今年汽機車退稅分別達到11萬件、29萬件,合計突破40萬件,雙雙提前達標。(2016-12-05)

全球汽車年銷量 2019年將破億 (聯合晚報)

據市調機構FOURIN統計,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維持正向緩慢增長。(2016-12-01)

更多>>
17年新高 全年機車內銷衝85萬輛(工商時報)

舊換新補貼政策火力旺,加上各大領導廠競推平價速克達,推升淡季換購買氣爆發,11月機車內銷總量繳出逼近7萬輛的旺季水準。在各大業者衝刺年度目標壓力下,12月銷售力道料將不亞於11月,2016年全年機車內銷規模有機會衝上85萬輛,改寫自1999年以來的新高紀錄。

奧地利Johammer J1 盼成機車界特斯拉(Hinet)

電動車市場已經有非常多大廠競爭,但是電動摩托車似乎還有很大空間,在奧地利就有一群工程師,他們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研發電動摩托車,單次充電就能夠行駛300公里,再加上外型奇特,他們也希望能變成摩托車界的特斯拉。
 

更多>>
自行車展 擴大推廣自行車月(工商時報)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第30屆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明年3月22日至25日將於台北南港展覽館及世貿一館舉行,貿協展覽處處長康益智表示,展前一天將首次辦理戶外試騎體驗日。另台灣自行車輸出公會理事長羅祥安昨日臨時要求讓觀光局設攤,以推廣台灣自行車月,意見立即獲採納。康益智指出,明年展前體驗活動辦在華中露營場,此次全日試騎活動,將於12月16日開始受理報名。
劉金標交棒不畫句點 要當自行車傳教士(中央社)
巨大董事長劉金標即將退休,他的經歷如同自行車工業近代演化史,一手打造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基業;正如自行車「一停就會倒」,劉金標要繼續當一輩子的自行車傳教士。劉金標今年82歲,19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做過木材生意、開過貨運行、養過鰻魚;1972年,在台中大甲創辦巨大機械公司,1980年,巨大已成為台灣第一大自行車製造商,1981年創立自有品牌捷安特,推出新台幣上萬元的自行車,讓全球知道,台灣也有做高級車的本事,成功打響「台灣製造」的名號。
更多>>
東陽11月營收逆勢增 同期新高(工商時報)

東陽擴產增加外銷品項、壓低缺貨率策略奏效,不甩北美暖冬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業旺季延後報到壓力,11月營收逆勢增長至21.74億元,再創同期新高。法人看好東陽獲利隨營收走高下,全年每股獲利將從5元起跳創新高。

汽車零組件需求旺 供應鏈受惠(工商時報)

江興鍛及智伸科兩公司都拜汽車零組件需求殷切,帶旺11月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江興鍛大陸廠因日系汽車零件廠落實現地化生產政策而受惠,第4季營收預估年成長5%。智伸科強化ADAS主動式駕駛輔助系統等汽車零組件比重,第4季營收預估年成長逾1成。

更多>>
低利時代 全球布局好吸睛(工商時報)

全球景氣成長趨緩,今年以來美國遲遲未升息,歐元區、日本等央行持續採行貨幣寬鬆政策,低利環境短期內暫時不會改變;目前歐洲公債殖利率已多降到負值,但全球高股息股票提供近4%的股利率,加上整體本益比約15倍,相較美股便宜,在低利時代頗具吸引力。

TPP前景不明 總統促簽台美FTA (經濟日報)

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官員時表示,目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前景不明」,但政府的責任是對未來做好準備;她期盼美方支持簽訂台美雙邊投資協定(BIA)及自由貿易協定(FTA)。(2016-12-13)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