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能源車積分制 2019確定上路(旺報)
大陸新能源汽車政策28日正式定調。根據大陸工信部等五部委公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確定自2019年起,大陸官方將開始要求大多數在華經營的汽車廠商生產新能源車,不過,此一期限較先前的草案延後一年。
日本 豐田揪伴強攻電動車 將與馬自達、Denso合設公司(經濟日報)
日經新聞報導,為了因應世界各國日趨嚴格的排放法規,並且強化在電動車事業的發展,豐田、馬自達和日本最大汽車零件製造商Denso公司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電動車。
更多>>
Gogoro前進日本 結盟日商住友推共享服務(中央通訊社)

Gogoro宣布,與日商住友商事締結合作伙伴關係,並將在日本推出GOSHARE智慧雙輪共享服務。

電動汽、機車牌照稅 明年起免徵3年(工商時報)
行政院審查《使用牌照稅法》修正草案,將明年1月5日屆期的電動汽車免徵使用牌照稅再延長3年,並新增擴大電動機車列免徵使用牌照稅的範圍,免徵期限為3年。兩者同步於明年1月初上路,預計施行至民國110年底。
更多>>
「這群人」守護民眾騎乘公共自行車的安全(自由時報)
公共自行車(微笑單車)租金便宜且租借容易,是許多民眾的日常交通工具,而為了確保民眾的騎乘安全,背後有一群人功不可沒,他們便是公共自行車維護員。
 
拿出悠遊卡「嗶」一聲,就可以輕鬆地把公共自行車借出,但在火車站、捷運站及百貨商圈附近的租賃站點,時常會有租不到車子的狀況。這時,維護員便駛出小貨車、載著備用單車到各地填補需求,同時還要檢查車輛的安全與保養。
無柱式公共自行車亂象多 新北訂自治條例管理(自由時報)

共享運具盛行,先前oBike在新北市大量投車,引發違規停車、佔用路邊停車格爭議,新北市市政會議今天通過「無柱式公共自行車營運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規範業者須事先申請營運許可、繳交權利金及保證金、不得收取押金、自備停車場等,違規最高開罰10萬元。

更多>>
營收踩油門 和大、東陽認購拉風(工商時報)

法人預估,和大今年營收可望逼近70億元大關,年增率可達2成,全年每股盈餘(EPS)有機會達5.5~6元。汽車零配件廠東陽股價攻上漲停65.6元,創近9個月以來波段高點。東陽大陸轉投資,拿下前五大汽車集團原廠委託製造(OEM)訂單,法人認為,東陽獲利可期。

車用電子概念股 商機來了(工商時報)

電動車、新能源車持續看好,專家認為,未來車用面板、車用IC、充電設施、電池等相關產業可望起飛,車用電子概念股如東陽、凌巨等都將受惠。

更多>>
RCEP談判停滯 TPP有望扭轉頹勢(工商時報)
RCEP原本預定年底達成一致的目標恐怕無法達成,相反的TPP剩餘的成員國正共同努力,希望挽救這項協定。
AI引爆軟硬融合 產業創新展契機(工商時報)

就AI取代人類工作的層面來說,許多觀察分析都認為確實會發生,尤其是像資料的收集、分析、或辨識等規則化及可預測性的工作,機器可以做得比人類好、速度快、準確率又高,還可不斷學習與調整、持續提升能力,由AI來取代也無可厚非。

更多>>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