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車市銷售 年增逾11% (工商時報)

根據監理所新車領牌資料統計,2月國內新車總領牌數達2.69萬輛、年增11.4%,累計前2月總領牌數7.49萬輛、年增7.5%。(2018-03-02)

日內瓦車展 跨界休旅車搶鏡 (經濟日報)

日內瓦汽車展揭幕,預料汽車廠推出的豪華級跨界車及運動休旅車(SUV),將成為本屆車展焦點。(2018-03-06)

更多>>
電動機車電池該用Gogoro規格?三陽董座開嗆了(東森財經新聞)

政府積極推廣電動機車,電池方案擬採用Gogoro的「換電式」電池當公版規格,引來國內機車龍頭光陽不滿,曾表示要自推另外一套電池規格競爭,而另外一家機車大廠三陽,12號董事長吳清源則表示,其實三陽電動機車技術早就準備好了,等待政府統一規格定案後,明年起上市新產品,充電、換電均可,三陽不會缺席。

本月新車出籠 機車市場買氣拚回溫(工商時報)

已連續6個月正成長的國內機車銷量,2月踢鐵板紀錄喊卡,主要受農曆春節假期工作日減少,部分機車業者趁淡季去化庫存,加上寒流、雨天影響民眾購車意願,2月機車新領牌數僅4.8萬輛,年減22.4%,市場憂心一路走高的機車市場恐將反轉。

更多>>
自行車族群 2月營運兩樣情(工商時報)
自行車成車廠2月營收兩樣情,巨大(9921)受到農曆春節長假、工作天數減少,及全球氣候普遍不佳響,2月營收減少近4%、愛地雅(8933)衰減17.82%;美利達(9914)在自行車、電動車外銷單價大幅提高下,帶動2月營收年增6.52%。   巨大2月合併營收39.33億元,年減3.98%;前2月合併營收為83.78億元,年增1.7%。美利達2月合併營收15.58億元,年增6.52%;前2月合併營收34.4億元,年增20.92%。
桂盟前2月營收成長26.32% 看好電動自行車成長趨勢(蘋果日報)
隨著歐美自行車鏈條補修市場市佔率持續擴增、中國共享單車與新年度運動休閒車款製造市況轉佳,再加上新併入「汽車正時系統」事業部門在新產品新客戶佈局有成帶動之下,鏈條大廠桂盟(5306)2月營收3.17億元,年增4.44%。累計桂盟前2月營收8.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達26.32%。
更多>>
汽車零件廠雙傑 和大、東陽資本支出競速 (工商時報)
瞄準電動車、新能源車發展商機,兩大汽車零件廠加速投資布局,和大將斥資14億元在嘉義大埔美擴增至少7條智能化生產線,迎接特斯拉,及寶馬(BMW)、福特等電動車傳動系統關鍵零件訂單。東陽在台南、大陸廣州兩地設立研發中心,整合各廠研發能量,瞄準大陸車廠新能源車、電動車對於零件輕量化的需求商機。
車載面板夯 台廠出貨衝刺 (工商時報)
近年大陸面板廠崛起,觸角也往車載面板版圖延伸,特別是中控台面板,大陸面板廠去年第三季中控台面板市占率增至15%,成長最大,日本、台灣市占率分別略降至36%、37%。台灣和日本面板廠則是轉往儀表板、後視鏡等新興、高階應用發展
更多>>
專家傳真-全球汽車生態系 重新洗牌 (工商時報)

自駕車是未來成長最快的新領域,目前戰國群雄對峙,參與方除了電動車領導者Tesla外,也包括美國(Google)和中國大陸(百度)等互聯網巨頭、晶片大咖(Intel/nVidia)和傳統汽車製造業者(福特)等。根據歐洲各國趨勢, 10年內會開始禁用柴油車,自駕車將成為標竿。

新聞分析-全球AI大戲 台灣要有贏的策略 (工商時報)

AI(人工智慧)的浪潮正在席捲全世界,但是與過去的硬體製造與軟體開發不完全相同的是,AI的特點在於如何教會機器、以類似人的方式去思考,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AI的範疇實在太過於廣泛,花再多時間也不可能一一涵蓋,因此找到自己可以發展的AI領域,透過有系統的架構分析、去蕪存菁,才有辦法理出還值得我們急起直追、努力投入資源的目標。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