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 上看1.25億輛 (工商時報)
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量約達310萬輛,在各國政府政策鼓勵下,2030年時全球電動汽車總數將暴增至1.25億輛。(2018-06-01)
5月車市掛牌微增 (經濟日報)
5月台灣車市掛牌量3.5萬台,較去年同期成長1%、月增3.6%;累計前五月銷售成長4.1%。(2018-06-02)
更多>>
電動車公版電池協商確定破局,經濟部:未來將循市場機制(Yahoo)

先前經濟部主導的「電動車公版電池」在國產機車龍頭Kymco 與電動車龍頭Gogoro 兩方相持下並未取得共識,在經濟部多次出面調解不果後終於宣布破局。

光陽斥資10億 明年電動機車市占拚逾5成(中央社)

光陽工業(Kymco)今天舉行「IONEX車能網台北國際記者會」,董事長柯勝峯表示,第一階段投入電動機車將斥資達新台幣10億元,預計明年市占率要超過5成。

更多>>
電動自行車發燒 愛地雅擬擴廠搶食(工商時報)
電動自行車出口歐、美市場持續發燒,不僅帶動自行車雙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5月合併營收大幅成長;自行車代工大廠愛地雅(8933)昨日股東會也通過辦理6億元私募有價證券案,主要用來擴增波蘭廠電動車產能,搶攻中高階電動車代工訂單。
 
愛地雅昨日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由張元賓續任董事長。張元賓表示,這是愛地雅首度辦理私募案,透過私募案期望與同業、或異業結盟,例如電子業,朝向智能化工廠、強化產業升級轉型。愛地雅電動車的營收佔比可望由今年的10%、明年一舉提高到30%。
自行車雙雄 迎電動商機(經濟日報)
高階電動自行車需求增溫,自行車大廠美利達(9914)營收成長幅度擴大,由4月營收年增25%到5月的47%。業者預期,電動自行車商機爆發,自行車大廠可望出現新一波成長。
 
美利達5月整體銷售量達11萬7,328輛,年減0.22%,但5月營收28億2,037萬元,年增率達47%,主要是銷往歐美的高階電動自行車需求持續成長,累計前五月營收成長27.4%。相對於去年此時美利達深受大陸自行車需求不振影響,營收持續衰退的局面大幅改善。
更多>>
和大5月營收 創單月新高 (工商時報)
和大工業受惠於電動車廠特斯拉增量拉貨,及全球前三大農機客戶訂單倍增,推升5月合併營收飆出6.35億元的歷史單月新高。法人樂觀和大第2季合併營收將衝上18億元大關,改寫單季營收新高紀錄。
羅素打造自駕車的眼睛 (工商時報)
光學雷達的功能相當於「自駕車的眼睛」,重要性不言可喻,但價格相當昂貴。每台光學雷達要價約數萬美元,而每輛自駕車需要4台光學雷達才能達到360度的視角,這也是自駕車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Luminar試圖研發出價格更便宜、功能更強大的光學雷達,供製造自駕車的公司使用。Luminar計畫與各大車廠合作,量產數千台光學雷達,並將每台光學雷達的價格降至數百美元。
更多>>
加拿大、墨西哥相繼對美國展開貿易報復 NAFTA重談添陰霾 加墨貨幣貶(工商時報)
反擊美國課徵鋼鋁關稅,墨西哥政府周二公布報復清單,針對進口自美國的鋼品、酒類及農產品徵收關稅。
回擊美國鋼鋁課稅 加國展開報復 NAFTA路迢迢(工商時報)
美國宣布對加拿大與墨西哥開徵鋼鋁進口關稅後,加拿大隨即表示將對總價值166億加元(約128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課徵報復性關稅。
更多>>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