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車市雖有新車上市,但未大量交車,新掛牌數3萬2391台,年衰退17.5%,月增64.9%。(2019-04-02)
挪威上月新車銷量逼近60%是純電動車,成為全球第一個電動車銷量超越燃油車的國家。挪威力拚到2025年停售燃油車。(2019-04-03)
機車是台灣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必需品,台灣最大的機車製造商光陽工業(KYMCO)在1990年至2008年所生產的豪邁125,是光陽首部銷售量破百萬的車款,堪稱全台灣最多人騎過的機車。但隨著個人化需求大增,民眾對於機車的選擇性也越來越多,對於已55歲的光陽工業來說,迎接下個50年的挑戰正是如何在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生產需求下,仍維持高度的製造競爭力。
台灣電動機車呈現群雄割據的情況,但在日本卻是完全不同的情況,日前《NHK》報導,日系4 大機車品牌Honda、Yamaha、Suzuki 以及Kawasaki 將進行聯手,統一電動機車的電池與硬體設備規格,藉此迎戰全球市場。
北京共享單車漲不停,繼小藍、摩拜單車悄悄調漲車資,起步價調漲為1元人民幣,哈囉單車也宣佈15日起,每15分鐘1元,不僅以時計價調漲,就車包月價也從11.9元人民幣,漲為14.9元人民幣。
IC設計廠威盛進軍智慧自動駕駛領域再傳捷報,成功打入小獅科技的自駕配送車系統,目前已經開始量產出貨。供應鏈透露,威盛自駕系統平台現已送樣到其他新客戶手上,2019年有望傳出好消息,自駕平台出貨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受累於晶片價格下滑以及大陸需求降溫,韓國3月出口年減8.2%,寫下連續4個月衰退,此結果對高度仰賴出口的韓國經濟持續造成壓力,儘管韓國央行總裁表明目前不會降息,但外界預料央行轉向寬鬆政策的機率升高。
中美貿易大戰起因於兩國貿易,2017年美國逆差375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2017年美國自中國進口5056億美元商品中,至今已有2500億美元加徵關稅,中國自美進口1304億美元商品中也有1100億美元加徵報復性關稅,未來可反擊子彈不多。在中美兩國商業關係中,雖然商品貿易美國逆差3752億美元。但是美國在中國投資收益2017年順差3600億美元;同時美國在中國服務業順差52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