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掛牌新車4.8萬輛 創13年新高 (中央社)

車商積極在民俗月前祭出優惠,台灣7月車市繳出亮麗好成績,單月賣出4萬8429輛新車、月增26.6%、年增12.5%,創13年以來同期新高。(20190801)

印尼祭優稅 扶植電動車 (經濟日報)

印尼政府正在醞釀鬆綁現行規定,以扶植電動車產業。(20190802)

更多>>
7月機車買氣大爆發(工商時報)

隨著繳稅季、總統黨內初選壓力去化,加上暑假學子與社會新鮮人購車需求與趕在民俗月前交車的買氣「贊聲」,7月國內機車銷量衝上8.66萬輛的今年單月新高。

機車市場 充電、換電PK白熱化(工商時報)

台灣電動機車市場因光陽Ionex的Many 125 EV、中華eMOVING的iE125、山葉EC-05,及Gogoro的2020年式車款等新產品搶進,讓今年暑假的傳統旺季,競爭轉趨白熱化,背後更持續上演著充、換電不同陣營間的角力。

更多>>
美利達上半年獲利 年增逾8成(中央社)

自行車大廠美利達工業 (9914) 今天公布上半年合併稅前淨利新台幣13億870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58%,稅後淨利10億5896萬元,年增83.48%,每股稅後盈餘3.5元,年增90.21%。

電動自行車熱銷 自行車三雄業績逐月攀升(工商 )

美利達(9914)12日公布上半年財報。第二季EPS 1.90元,年增4.4%;受惠於高毛利的電動自行車熱銷,帶動上半年稅後淨利達10.46億元、EPS 3.49元,較去年同期的1.84元、幾乎翻倍成長。

更多>>
劍麟成長動能強 爆量飆高(工商時報)

劍麟汽車零件、展家兩大事業營運同步成長,推升第二季與上半年獲利創同期次高,5日股價爆天量強拉漲停,改寫近19個月新高。在新車安全配備滲透率持續提升趨勢下,劍麟下半年營運無虞,法人樂觀獲利將維持上半年的高成長態勢。

智伸科 7月、前7月營收雙響炮(工商時報)

智伸科拜汽油高壓泵浦本體及相關零件出貨暢旺,以及醫療、電子零件客戶拉貨增溫而受益,7月、前7月合併營收不受貿易戰影響,雙雙改寫同期新高。智伸科預期,第三季汽車及醫療零組件在新產品效益持續發酵,可望維持成長動能。

更多>>
製造業放緩 拖累歐元區經濟(工商時報)

威廉森指出,中美貿易戰延燒、全球經濟成長降溫、企業設備需求下滑,加上汽車銷售低迷不振、英國脫歐前景未明等因素,導致歐元區7月製造業PMI創下逾6年新低。研調機構IHS Markit 5日公布,歐元區7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從上個月的52.2下滑至51.5,朝50的榮枯分水嶺邁進。其中德國綜合PMI下滑至50.9,創下逾6年新低。專家表示,製造業大幅放緩,已拖累歐元區整體經濟。

日韓貿易戰冤冤相報(工商時報)

日韓之間則因徵用工(二戰時日本企業強徵南韓勞工)賠償訟訴問題點燃導火線,日本7月對南韓加強半導體原料出口管制,8月又將南韓從白色名單中除名,南韓總統文在寅不改對日強硬姿態,決定以出口戰略為籌碼,以牙還牙。日韓兩國在出口戰略上做文章,形成惡性循環,也可能兩敗俱傷,最終苦的是民間企業。此外美日韓同盟原是穩定亞太地區的重要力量,日韓交惡也讓北韓、俄羅斯有機可乘。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