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打造自駕車 總統按讚(經濟日報)

中華電信攜手合作夥伴秀出一系列第五代行動通訊5G實驗成果,以自駕車最吸睛。

中國車市續摔! 9月汽車銷售量再跌6.6%(自由時報)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汽車銷售量下跌6.6%,連續3個月下跌。

更多>>
電動機車銷售創新高 9月機車市場成長6%(工商時報)

根據監理所統計,9月機車新領牌總數為8.48萬輛、年增6%,累計前九月總領牌數為63.36萬輛、年增0.84%。其中9月電動機車新領牌數為1.32萬輛,改寫單月新高紀錄,市占率達15.6%。電動機車龍頭Gogoro在9月新增領牌數為1.12萬輛、市占率13.2%,年增50.8%。

越南將管制機車排氣 盼改善空氣污染(經濟日報)

由於機車機動性高、相對便宜,是越南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越南是世界上機車最多的國家之一。最近河內與胡志明市相關單位計劃實施機車排氣管制,盼能改善當地空氣污染問題。

更多>>
台中自行車週 參展規模增逾15%(工商時報)
台灣第二大自行車產業活動-「2019台中自行車週(Taichung Bike Week)」,16日起正式登場,2019年規畫金典酒店、長榮桂冠酒店及永豐棧酒店為主要會場,展出廠商多達407家、年增逾15%;總攤位數492家、年增達14%。
台灣自行車島!打造自行車旅遊年(三立新聞網)
交通部在6月2日世界自行車日時宣布2021年訂定為「自行車旅遊年」,為台灣的自行車文化樹立關鍵里程碑。交通部為了讓各界充分討論2021自行車旅遊年的推動,交通部部長林佳龍於10月5日至6日親自主持在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向山遊客中心舉辦「2021自行車旅遊年策勵營」,讓產、官、學界針對自行車環島路網規劃、國際自行車賽事、鐵馬旅遊活動等主題,進行多元的交流。
更多>>
淡季逆勢旺 東陽獲利提升(工商時報)

台灣最大汽車零件廠東陽產品組合優化策略成功,獲利能力大幅提升,自結8月合併稅前淨利2.11億元,年增45%,今年前八月合併稅前淨利16.61億元,每股稅前淨利為2.96元,較去年同期的2.76元佳。

電池用硫酸鎳供不應求 電動車起飛 關鍵原料鬧缺貨(工商時報)

隨著汽車業預備在2023年前推出超過200款全電動車,硫酸鎳需求正快速膨脹。瑞銀預期2023年前全球鎳礦需求將有12%來自車用電池,與去年的3%相比急速成長。產業成長卻面臨關鍵原料短缺的挑戰,因為車用電池使用的硫酸鎳供不應求。

更多>>
為抵銷退出TPP衝擊 美日貿易協定 拚1月生效(工商時報)

美國與日本7日正式在白宮完成兩國局部貿易協定的簽署,若順利獲得國會的批准,貿易協定最快可在明年元月1日生效。對美國來說,美日貿易協定來得正是時候,可抵銷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衝擊。

製造業附加產值 降到海嘯來最低(中國時報)

全球供應鏈重置是貿易戰的後遺症,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全球製造業病兆出現,2019年和2020年全球製造業附加產值年增率2%和2.1%,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弱的增長,且約為2017和2018年增長率的一半。若扣除正在長成紅色供應鏈的大陸,估計全球製造業年增率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別僅增長0.4%和1.2%。

更多>>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