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後,車市熱度超出預期,6月車市總市場41,386台,月成長暴增23.4%。(2020-07-02)
通用(GM)、豐田各大車廠第2季在美國的銷量銳減逾30%,為2009年以來最大降幅,顯示購車折扣與車貸優惠方案也無法抵銷工廠與經銷商停擺的衝擊。(2020-07-03)
國內機車市場自新冠肺炎疫情中解封,在燃油機車銷售帶頭衝刺下,6月機車市場飆出逾8萬輛天量,創今年單月新高,油車更一舉囊括逾九成市占,回到兩年前的水準。7月在暑假旺季催化下,加上業者配合振興券加碼促銷,估市場規模有上看9萬輛的實力。
搶攻下半年第一個銷售旺季,機車業者不分油電,紛紛加大優惠促銷力道,要消費者掏出口袋裡的振興券購車。三陽針對國民神車-新迪爵125,祭出最高折抵1.2萬元的「12倍奉還」優惠,促銷手筆最狂。
大陸天津海關8日披露,該關多措並舉,為天津自行車行業和企業的復甦發展增添活力。據統計,今年2月以來,天津地區自行車出口量以平均每月50萬輛的速度遞增,5月出口已達191.1萬輛,同比增長35.97%,已恢復到疫情暴發前出口規模,實現逆勢增長。
受惠歐美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熱銷,在各國經銷商報復性回補庫存的拉貨潮加持下,自行車雙雄巨大、美利達訂單滿手、產能滿載,帶動6月營收大幅成長。巨大6月營收再度破70億大關達75.7億元,年增55.1%創同期新高;美利達6月營收也直逼30億、年增15.58%,創近五年同期新高。
自2020年1月以來,隨著COVID-19防疫情勢嚴峻,衝擊到許多產業和事業。歐洲在3月時成為肺炎重災區,各國紛紛祭出限界、封城、停工等手段要求人民保持社交距離以遏止病毒蔓延。疫情期間如何維持交易活動,是各國「數位防疫」的重點工作。
當前各界看待全球經濟表現,多聚焦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所帶來影響,也認為只要解決疫情因素的衝擊,受到刺激性財政及貨幣政策相挺的全球經濟,就能「活過來」。然而,這種認知忽略了早在疫情爆發前,全球經濟或已困在長期生產力成長停滯泥淖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