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推動「無人載具創新實驗計畫」陸續在各場域試運行成效斐然。(2020-07-22)
美國德州崔維斯郡投票同意,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當地興建一座「超級電池工廠」」,將至少享有1,470萬美元的稅額減免。(2020-07-16)
Suzuki 在印度成立的子公司Suzuki Motorcycle India Private Limited (簡稱SMIPL) 日前宣布,其在印度製造機車14 年又5 個月後,累積產量達到5 百萬輛。
環保署今天說,根據近3年統計,機車及柴油車排放污染均有效減量。外界認為應只針對電動機車補助,環保署說,主要考慮偏鄉換電站不足或坡度較陡不利電動機車,明年會再檢討。
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引述國貿局統計資料,受疫情影響,台灣傳統自行車上半年出口量跌破百萬台大關、年減三成,出口值年減逾25%。不過電動自行車出口則在3、4月大幅衰退逾兩成後,於5、6月回溫,上半年出口量與金額雙雙逆勢成長逾兩成。
自行車族群受惠歐、美自行車零售市場銷售火紅,在外資與散戶力挺下,自行車三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桂盟(5306)股價一路飆漲、紛紛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在漲多拉回整理下,三雄近期買氣似乎熄火,今日早盤股價平均跌幅逾1%!其中,巨大盤中最低下探293元、美利達241.50元、桂盟跌至149元。
全球汽車鍛造鋁圈領導廠商巧新表示,公司對今年下半年整體營運,仍深具信心,因後疫情時代,各國政府皆已祭出購車優惠與推動電動車發展相關政策,使得新車銷售表現回溫。因此,巧新與主要客戶密切協調後續訂單出貨時程,並同步拉高產能稼動率,有機會推進公司下半年整體營運成長動能。
由於美國身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既是全球各種關鍵技術的主要輸出國,也是科技業領頭羊,前述金融市場、總體經濟、各產業的不平均現象,極可能會藉著美國經濟影響力,在其他國家重複上演,進而使全球的產業結構出現新風貌,而不同產業消長所衍生的結構因素,也將左右未來的景氣走勢及其變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