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 豐田推15款電動車 (工商時報)
日本第一大車廠豐田汽車(Toyota)宣布,2025年前要在全球推出15款電動車搶市。
新車均價暴漲8.4% 創新高 (工商時報)
全球晶片供應短缺促使各大車廠減產,加上經濟重啟推升民眾買車需求,導致新車平均價格突破新高。
更多>>
Gogoro搶灘印度電動機車市場(工商時報)

台灣電動機車業龍頭Gogoro結盟印度機車一哥Hero集團,共組合資公司在印度布設營運電池交換網絡,Hero並將推出採用PBGN機電系統的換電式電動機車,布局印度電動機車市場。

吳清源:衝刺高值化機車占比(工商時報)

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21日表示,機車業面臨車用晶片短缺、海運物流困難的考驗,今年產業前景充滿變數,估2021年國內機車市場規模將下滑一成至85~90萬輛;三陽要透過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高值化車款銷售比重的戰略,力拚站穩25%以上高市占目標。

更多>>
自行車族群 首季獲利看旺(工商時報)
自行車族群受惠市場需求持續強勁,且克服了缺料與缺櫃的挑戰,第一季營運超乎市場預期,無論整車廠的巨大(9921)、美利達(9914),或是零件廠的桂盟(5306)、日馳(1526)、利奇(1517),第一季營收分別激增四至九成,均繳出刷新同期新高的佳績,預期自行車族群第一季獲利表現亮眼可期。
自行車/「騎」遇台灣之美 15條車道獲獎( 聯合報)
體育署推動「騎亮台灣 最讚亮點自行車道」活動,票選出15條車道,今天舉辦頒獎典禮,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親自頒獎,他也鼓勵民眾多參與自行車運動,尤其在疫情仍影響生活的當下,「自行車是最佳維持防疫社交距離,又兼具運動的方式。」
更多>>
車市回暖 敬鵬營收季季揚(工商時報)

車市回暖帶動汽車板需求增溫,不過敬鵬受限於市場缺料、客戶拉貨不順等因素,雖然第一季營收相較去年有明顯的復甦,但成長幅度不如同業來得大。不過展望第二季,隨著車用晶片有望逐漸舒緩,以及車廠積極向電動車過度的需求強勁,法人預估,敬鵬營收獲利有望逐季升溫。

和大CNC齒輪加工設備 再精進升級(工商時報)

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全球經濟衰退崩跌,汽車、工具機產業也是這一波經濟災難的嚴重受創產業,除了產量需求的下降,對於生產車間中因隔離導致人力缺乏與要求保持社交距離的需求下,現已有增加自動化與智能化藉以降低人力密集的趨勢。

更多>>
大陸向氫能邁大步(工商時報)

麥肯錫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未來10年將迎來氫能的高速發展期,預料到2030年,中國可能要增加1,800萬噸氫氣的需求,而目前的需求幾乎為零,市場前景可說相當誘人。麥肯錫公司董事長施耐德(Kevin Sneader)表示,中國已經制定了路線圖,未來30年內將改變能源結構,打造氫能經濟是其中一個重點。

普丁籲全球合作減碳 拜登讚揚(中國時報)

儘管美俄兩位領導人關係緊張。但拜登強調,願意與俄羅斯合作實現共同的目標,稱:「普丁總統昨天呼籲全球在減排方面展開合作,令我備受鼓舞,美國期待著與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就此展開努力。前景非常光明。」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