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6月雪 恐賣不到3萬輛 (經濟日報)

傳統6月是車市旺季,今年6月市場規模可能還不到3萬輛,比去年同期4.1萬輛大幅衰退36%。

美汽車巨擘競逐電動車 (經濟日報)

近幾個月來,通用汽車(GM)與福特汽車(Ford)在投資電動車的路上彼此較量,互相超車。

更多>>
gogoro聯手鴻海 打電動機車世界盃(中國時報)

電動機車龍頭gogoro牽手鴻海,雙方昨日簽署備忘錄,gogoro將藉助鴻海製造優勢,提升電池交換技術及智慧電動機車生產的能力與規模,強化全球布局,首波瞄準已公布的印度與中國市場合作計畫,透過優勢互補,將台灣電動機車創意與技術輸出至海外。

金門109年度交通事故1162件 機車1085輛占49%最多(中時電子報)

金門縣警察局統計,109年度全島共發生1162件交通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1216人輕重傷,肇事車輛以機車1085輛,占49%最多。

更多>>
自行車缺料 台廠零件啖轉單 3檔受注目(工商時報)

自行車零件製造龍頭—日本禧瑪諾(Shimano)馬來西亞廠受疫情影響產能大減,讓全球早已嚴重缺料的自行車供應鏈進一步加劇,迫使歐美自行車品牌製造商,積極尋求其他零件供應商支援。

疫情改變通勤習慣!歐美需求增 台灣電動自行車銷量飆破245億(TVBS新聞)
疫情衝擊百業,也改變民眾通勤習慣,根據經濟部數據統計,台灣電動自行車的銷量,一年達到245億,其中歐美市場需求非常大,由於電動自行車有省力、環保、免考照的優勢,這些誘因讓民眾購買率大增,另外電動機車也是逐月成長,尤其在三月之後暴增,專家表示,政府新一波的補助方案,影響非常多。
更多>>
汽車零件族群 加速新廠布局(工商時報)

瞄準疫情解封後全球車市成長需求,汽車零件族群提前展開新廠投資布局,廣華-KY大陸襄陽廣佳廠二期及蘇州太倉新廠下半年陸續完工投產,導入新環保技術,迎客戶新單;劍麟浙江廠加速轉型,年底前將投產電動車用散熱系統零件,擁抱新能源車市場成長商機。

車市回溫 汽車板廠吞補丸(工商時報)

Prismark預估2020年~2025年全球PCB產值複合成長率為5.8%,其中車用硬板和車用HDI 2020年~2025年的複合成長率分別為6.7%及8.1%。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電動車存量將增加到1.45億輛,如果政府積極推廣,甚至有望到2.3億輛。

更多>>
看好電動車充電市場 中興電打造快充站 業績新引擎(工商時報)

中興電看好電動車市場大有可為,取得高速公路休息站電動車充電站服務租賃案,正加速布局電動車充電站營運,內部成立CPO事業處統合集團資源,專注電動車充電服務,預計今年成立20個電動車快充站,明年擴增至30個,未來將成為另一個營收及獲利來源。

美5月物價 漲幅30年最高(工商時報)

美國商務部25日公布,聯準會(Fed)偏好的通膨衡量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PCE)指數,5月年增3.4%,創下1992年4月以來的近30年新高,顯示隨著美國各州陸續解封、經濟加速復甦,通膨壓力持續攀高。

更多>>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