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表示,行政院正式核定,將延長電動車輛減免貨物稅年限至2025年12月31日,等於再展延四年,估每年貨物稅損約20億元以上。
全國首創自駕物流!新竹市府與工研院利用自駕車技術,與在地最大物流體系新竹物流合作,推出全國首次自駕物流車示範。
環保署表示,明年起將實施新一期機車汰舊補助方案,淘汰一至四期的老舊機車,每輛可獲得新台幣2000元補助,預計下個月預告,明年起實施。
桃園市環保局配合中央振興五倍券,推出「電動機車easy購振興方案」,加計中央補助最高優惠3萬1000元,開辦以來申請補助數提升1.6倍,已受理404件,市府也祭出「防疫英雄專案」,購車享95折,本月也與4大車商合作辦理電動機車大型宣傳活動,要持續穩坐全國最高的電動機車數。
自行車零件廠-利奇(1517)今(17)日舉辦法說會。受惠疫後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等需求爆發,終端客戶的拉貨力道持續下,帶動利奇訂單大幅增長,目前接單量已看到2023年上半年;在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挹注下,利奇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年增48%、前三季EPS達1.46元,均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電動自行車崛起,成為新型態代步工具,不過交通問題也隨之而來。新北市今年1至10月違規數達到1055件,比去年同期增加90%,死傷事故為354件,較去年同期增43%。新北市交通局分析,電動自行車使用者以外籍移工及長者為主,移工對台灣交通規則不熟悉,才導致違規、事故率大幅上升,接下來會與勞工局合作,要求企業雇主對移工宣導,並派員警在熱點加強取締。
巧新科技透露,品牌車廠與公司討論再生鋁客製輪圈的合作機會,公司亦將跟隨品牌客戶的腳步,走入碳中和供應鏈行列。
去年疫情爆發後,美國為降低經濟衝擊與避免永久性傷害,採取高壓經濟(high-pressure economy,即設法讓經濟過熱一段時間)策略,除聯準會將利率維持在近零水準與無限量化寬鬆(QE)創造極寬鬆的貨幣環境外,聯邦政府陸續推出大規模援助措施
經濟部23日公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34.93,雖較前月下降,但仍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1.25%、寫下連續21個月正成長。經濟部表示,雖遇上歐美年終採購旺季、農曆春節前的拉貨效應,但全球經濟仍面臨變種病毒肆虐,以及供應鏈失序等不確定因素,預計11月表現持平,但全年表現仍有機會突破歷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