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車荒…3萬輛出不了貨 (經濟日報)

俄烏戰爭、疫情衝擊、海運塞港導致台灣各車廠交車量大減,包括和泰、裕日、中華、福特等均不樂觀本季車市。

晶片缺貨問題未解 日本多家車廠延長停工 (經濟日報)

日本幾家車廠延長今年黃金周連假停工期,以因應全球晶片缺貨和供應鏈問題。

更多>>
Gogoro插旗以色列,攜手當地最大經銷商、能源巨頭推電動機車(數位時代)

繼插旗全球前三大機車市場後,Gogoro宣布插旗以色列,攜手當地最大兩輪車輛經銷商Metro Motor、能源業者Paz集團,將於今夏推出換電服務。

機車也能裝雷達防追撞 電子開關靠網紅前進歐洲市場(中時新聞網)

甫於上週在南港展覽館落幕的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中,除了有大量的各式車用雷達感測系統、抬頭顯示器以及電池、馬達設備外,還有許多鎖定企業車隊為客群的車用電子產品。

更多>>
自行車雙雄4月營收衰退 巨大受累封控年減15%(中央社)
自行車雙雄巨大因中國封控影響,今天公布4月營收新台幣58.46億元,月減34.6%,年減15.42%;美利達4月合併營收27.06億元,月減18.88%,因台灣出貨歐洲航班不順所致,但年增12.38%。
 
巨大統計,1至4月集團累計營收281.52億元,年增2.31%;美利達統計,1至4月累計合併營收108.64億元,年增4.14%。
自行車供應鏈報佳音 日馳、利奇Q1獲利創同期新高(工商)

自行車供應鏈Q1獲利報佳音!其中,日馳(1526)Q1每股EPS達1.52元,年增逾68%;利奇(1517)每股賺0.7元,年增49%,均創下同期新高。法人表示,由於整車廠訂單滿手,挹注日馳、利奇等零組件廠大量的訂單,今年自行車產業整體營運展望依然樂觀。

更多>>
汽車零件族群 4月業績強勁(工商時報)
東陽自結4月合併營收17.94億元,年成長22.55%,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68.18億元,年成長13.98%,單月與累計營收均創2020年疫情以來同期新高。
無畏封控 信邦4月營收締新猷(工商時報)

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不受中國疫情封控干擾,營收再創新高,信邦4日公布4月營收24.75億元、月增0.91%、年增14.73%,累計前四個月營收94.17億元、年增15.65%。

更多>>
市場失序危機讓國際能源價格續處高檔(工商時報)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揚,5月6日CRB商品指數已升至311點,相對疫情爆發時的低點112點,上漲近2.8倍,且以占比較高的能源價格走揚,最受市場關注。

地緣政治風險下 台廠全球布局之省思(工商時報)

建議企業未來於全球市場布局時,除了關稅等成本考量外,隨著地緣政治風險下所引發的「安全」議題影響性上升,亦應納入多元布局時考量之中。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