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銷售預期下修 (工商時報)

投資機構傑富瑞(Jefferies)下修今、明兩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預期,導致電動車類股全面走跌。特斯拉股價在16日早盤下跌4.8%,報665.46美元。電動卡車製造商Rivian下跌2.7%,Lucid也下跌3.8%。

交長:補助公共場域廣設充電樁 (工商時報)

交長王國材21日在台歐盟電動車論壇表示,2040年將達到電動汽機車新售比100%目標,交通部正著手修法,希望逐步讓燃油車退場,同時政府將以補助方式鼓勵公共場域設置充電樁,以利電動車全面上路,預計2025年在公共空間設置6,500座充電樁。

更多>>
環保考量 巴黎汽油機車9月起收停車費(工商時報)

法國巴黎市政府官員27日表示,為了減少噪音和汙染,自今年9月起,要向汽油機車騎士收取停車費,但電動機車可免繳。

機車定檢數連5年居冠 高市推簡訊代替紙本通知(中時電子報)

高雄民眾大多以駕駛汽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其中高雄機車族眾多,每年應定檢機車數高達137萬輛,且定檢數已連續5年位居全國之首,去年開始高市府環保局逐漸減少寄發明信片並推動手機簡訊通知服務,除省下公帑外,還可達到環保減碳目的,更能提升機車到檢率。

更多>>
《電費調漲》自行車產業影響多大?(MoneyDJ新聞)

電費調漲,讓落腳台灣生產的產業都一一檢視電費對成本的影響數。台灣作為自行車產業寶島,影響程度又是如何? 由於大多廠商皆非用電大戶,多表示,電費對於成本的影響數不大,但將會加緊腳步檢視整體成本的變化,如有改變也將會在年度車種報價時做彈性調整。

蘇州騎行熱 帶動自行車銷售(聯合報)
戴著騎行頭盔和護目鏡,穿著騎行服或運動裝,騎著單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繼露營、飛盤後,騎行逐漸成為蘇州市民喜愛的運動新方式,並「引燃」自行車銷售市場。
 
新華社報導,是什麼讓騎行熱起來?多位受訪者表示,油價上漲的壓力,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求及騎行兼具的運動、健康、社交等多重屬性,是其受歡迎的原因。
更多>>
車用晶片四天王 來台搶產能(工商時報)

車用晶片「四大天王」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德儀(TI)、微芯(Microchip),來台搶產能,甚至喊出「多少產能都收」,顯示車用市場需求仍相當強勁。

充電樁商機現 台半、信邦起飛(工商時報)

電動車高速發展,全球充電樁建置數量迅速攀升,法人指出,調研機構估計2030年全球建置量達1.5億座,快充趨勢則進一步帶動線束、SiC功率元件需求,最看好台半與信邦營運增長機會。

更多>>
上海大復活 用電量恢復九成(工商時報)

隨著上海6月1日解封、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大陸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最新數據顯示,6月前三周,上海全社會用電量已恢復至2021年同期的92.4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電以恢復上年同期的99.59%。

工業生產指數 最優5月(工商時報)

經濟部23日公布5月工業生產指數135.28,年增4.48%,製造業生產指數137.46,年增5.14%,兩者同為歷年同月新高,且連續28個月正成長。經濟部表示,主因受惠於新興科技及企業數位轉型持續推展,帶動半導體產能維持滿載所致。

更多>>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