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車陰霾未除,9月全台新車掛牌量為3萬5822輛,仍較去年同期衰退近12.9%,較8月民俗月淡季微增4.1%,累計前3季全台新車掛牌量為31萬1581輛,較去年同期衰退6.8%。
缺車問題仍未解,國內指標車商指出,明年整體景氣雖不看好,但因缺車問題持續,而需求則相對穩定,在價量走勢上,價格向上趨勢明確,量體則相對持平,明年車市大抵是「價漲量穩」格局。
衝刺年終銷售業績,機車業者不分油電,促銷火力齊發,光陽瞄準女性騎士市場做文章,針對Many等三款女性車系,推專屬優惠購車方案,最高補助1.43萬元搶攻「她經濟」;三陽針對國民機種活力125、新迪爵125,提供現金折價8,000元~1萬元優惠,確保市占領先優勢。
電動車逐漸盛行,越來越多民眾將自己的油車換成電動車,政府也為了環保政策,大力輔助,但Gogoro 7日無預警公告新型資費,宣布明年起不再提供「騎到飽方案」,讓不少人錯愕不已。
為加強微型電動二輪車的管理,交通部近期預告修法,要求微型電動二輪車得要掛牌才能上路,違者最高可罰1200到3600元,且騎乘年齡也有限制,需年滿14歲才可騎乘,違者開罰1000到1200元。相關處罰條例目前正在預告中,預計11月30日起上路。
鋰電池應用日趨多元,舉凡3C產品、智慧電網、再生能源等都會有它的身影;隨著氣候變遷加劇,綠色運輸成為全球趨勢,電動車相關技術發展備受矚目,從汽車大廠、工業集團到新創公司,都積極投入下世代電池的開發,帶動鋰電池市場爆發性成長。
台灣汽車金融龍頭和潤企業10月7日公告自結9月合併營收19.69億元,年增25.71%,連續4個月站上19億大關,9月營收為歷史單月次高、歷年同期新高,累計今年1至9月合併營收為165.61億元,年增28.72%,已超越去年營收的9成,今年全年合併營收有望挑戰歷史新高點。
過去一、二十年來,韓國的品牌在中國大陸無往不利,也創造了不少貿易順差。但最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產品已非吳下阿蒙,產業競爭力開始跟上來,當然對韓國的貿易順差有所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