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車陰霾未除 9月新車掛牌 年減近12.9% (自由時報)

缺車陰霾未除,9月全台新車掛牌量為3萬5822輛,仍較去年同期衰退近12.9%,較8月民俗月淡季微增4.1%,累計前3季全台新車掛牌量為31萬1581輛,較去年同期衰退6.8%。

車商:明年車市價漲量穩 (經濟日報)

缺車問題仍未解,國內指標車商指出,明年整體景氣雖不看好,但因缺車問題持續,而需求則相對穩定,在價量走勢上,價格向上趨勢明確,量體則相對持平,明年車市大抵是「價漲量穩」格局。

更多>>
年末衝業績 機車業促銷火力全開(工商時報)

衝刺年終銷售業績,機車業者不分油電,促銷火力齊發,光陽瞄準女性騎士市場做文章,針對Many等三款女性車系,推專屬優惠購車方案,最高補助1.43萬元搶攻「她經濟」;三陽針對國民機種活力125、新迪爵125,提供現金折價8,000元~1萬元優惠,確保市占領先優勢。

電動車主悲歌!Gogoro騎到飽沒了 退場時間曝市占恐下降(中時新聞網)

電動車逐漸盛行,越來越多民眾將自己的油車換成電動車,政府也為了環保政策,大力輔助,但Gogoro 7日無預警公告新型資費,宣布明年起不再提供「騎到飽方案」,讓不少人錯愕不已。

更多>>
自行車中心展示電輔車智能整合技術(工商時報)
經濟部技術處「解密科技寶藏」專區10月13日於台北世貿一館「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創新領航館專館盛大開展,匯集工研院、資策會、自行車中心等14個研發法人科技專案,精選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80項創新技術,其中,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研發中心(自行車中心)在現場展示減碳的交通運具—「智慧化電動輔助跑車」及「自行車傾車控制系統」二款新型車款,以同步國際技術之核心智能控制器,讓控制電輔自行車的大腦可以國產化。
微型電動二輪車11月30起掛牌才能上路! 違規最高罰3600(聯合報)

為加強微型電動二輪車的管理,交通部近期預告修法,要求微型電動二輪車得要掛牌才能上路,違者最高可罰1200到3600元,且騎乘年齡也有限制,需年滿14歲才可騎乘,違者開罰1000到1200元。相關處罰條例目前正在預告中,預計11月30日起上路。

更多>>
汽零業淡季旺 9月營收飆風(工商時報)
汽車零件業第三季淡季不淡,受惠於歐美AM(售後維修)零件外銷維持旺季水準,東陽9月營收大增至19億元,改寫2018年以來同期新高;怡利電、同致等車電族群,更因大陸下半年車市衝鋒帶動,9月營收均創下同期新高紀錄。
鋰電池爆發成長 躍兵家必爭之地(工商時報)

鋰電池應用日趨多元,舉凡3C產品、智慧電網、再生能源等都會有它的身影;隨著氣候變遷加劇,綠色運輸成為全球趨勢,電動車相關技術發展備受矚目,從汽車大廠、工業集團到新創公司,都積極投入下世代電池的開發,帶動鋰電池市場爆發性成長。

更多>>
和潤今年營收拚新高(工商時報)

台灣汽車金融龍頭和潤企業10月7日公告自結9月合併營收19.69億元,年增25.71%,連續4個月站上19億大關,9月營收為歷史單月次高、歷年同期新高,累計今年1至9月合併營收為165.61億元,年增28.72%,已超越去年營收的9成,今年全年合併營收有望挑戰歷史新高點。

韓國貿易逆差原因及對台灣產業政策的啟示(工商時報)

過去一、二十年來,韓國的品牌在中國大陸無往不利,也創造了不少貿易順差。但最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產品已非吳下阿蒙,產業競爭力開始跟上來,當然對韓國的貿易順差有所衝擊。

更多>>
 
 2025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
日期: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NECC)
 
 經濟部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之相關補助資訊
 ★《車輛工業月刊》電子版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