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掛牌量 減逾14% (經濟日報)

今年1月台灣汽車市場受到十天年假的影響,單月掛牌量僅34,788輛,年減14.4%;雖然各車廠加大販促力道刺激買氣,但因整體工作天數較少,加上進口車來車整備不及,整體領牌數略低於市場預期。

歐盟區2022電動車銷售創紀錄 占新車銷量12.1% (中央社)

數據顯示,2022年電動車在歐洲聯盟各國的銷售量占比已刷新紀錄。

更多>>
開學季報到 機車優惠開戰(中國時報)

各級學校開學在即,適逢購車旺季,各機車品牌推出優惠好康,如光陽祭出4000至1萬2000元不等的購車金;SYM不僅推出新車還送禮券;YAMAHA針對2022年出廠車提供購車優惠;SUZUKI各車款推零利率分期。

海外插旗!台灣首家赴美獨角獸 股價谷底翻

機車市場和許多產業一樣陷入低迷,Gogoro赴美掛牌的股價也是愁雲慘霧,不過今年來已從低點上漲逾五成,再加上進軍海外的動作頻頻,也讓股價搶先表態。

更多>>
中高階自行車有撐,新車種展望仍保守(MoneyDJ新聞)
由於關鍵零組件Shimano 交期已經縮短,回歸常態,大約3-6個月左右,整體供應鏈上下游將同步調整庫存、去化先前的訂單、去化終端庫存銷售量,加速對消化時程,就不同車種的狀況也不一致。
 
像是中高階車種、E-Bike受到先前缺料問題,因此部分車種庫存水位仍低於過往水準,不過中低階卻有超過半年以上的庫存,目前供應商普遍認為,中低階庫存水位有望在年中逐步恢復到較健康的水位。
自行車零件三雄 Q1營運有壓(工商時報)

自行車產業自疫情紅利結束後,隨組車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高庫存壓力、紛紛調整訂單,自行車零件廠三雄-桂盟(5306)、利奇(1517)、日馳(1526)首當其衝,自去年第四季起營收明顯下滑,今年1月更在春節長假、產業淡季,加上高基期衝擊下,營收大幅衰退3至6成。

更多>>
信邦1月營收27.56億 創高(工商時報)

信邦2日公告1月營收27.56億元、月增4.16%、年增17.12%,創歷年同期新高。展望2023年信邦於去年底法說會上指出,看好綠能、電動車等產業需求不淡,許多新產品也將陸續發酵,2023年力拚維持雙位數成長的方向不變。

富強鑫車用訂單 看到第四季(工商時報)

塑膠射出成型機大廠富強鑫來自汽車零組件廠訂單增長,最長訂單看到第四季,斥資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億元)在大陸杭州灣投資設新廠去年底完工,預計第二季啟用投產,今年營收成長添動能。

更多>>
工總調查 雙重障礙 衝擊台商出口競爭力(工商時報)

工總針對產業進行調查的「2022出口障礙調查」報告近期出爐。內容顯示,受限於台灣未與主要貿易國家簽定FTA,產品銷往包括中國大陸、東協、印度等地,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明顯處於不利的局面,遭遇到關稅及非關稅雙重障礙,嚴重影響台商出口競爭力。

和潤、裕融1月營運 逆勢衝高(工商時報)

汽車金融雙雄和潤、裕融受惠於農曆年前資金需求傳統旺季,元月不受工作日銳減影響,業績照樣衝鋒。和潤1月合併營收21.39億元,改寫同期新高、單月次高,合併資產總額更飛越2,500億大關創新猷。

 
 2026年印尼國際汽車零配件展(INAPA 2026)
2026年印尼國際汽車零配件展(INAPA 2026)預訂於2026年5月20日~22日(共3天)假雅加達國際會展中心舉行,2025年有來自26個國家1,402家廠商參展,參觀買主30,803人次,展出面積達到35,000平方公尺。
 「2026年法蘭克福汽車零配件展」
日期:2026年9月8日至9月12日(星期二~星期六)
地點:德國法蘭克福展覽會場
 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2026新德里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工具及檢測設備展」
 
 「數位競爭力分析」服務
只需填寫公司英文官網資訊,8 個工作天內就能獲得一份針對 SEO 與品牌聲量的專業分析
 2025全球搶單大會-高雄場
時間 : 2025/11/04(二)
地點 : 高雄萬豪酒店
本活動邀請全球近200家買主實體來臺洽談。產業範疇涵蓋機械及智慧製造、汽車零配件、消費品及環保、船舶、智慧移動等多元優勢產業,緊扣產業聚落優勢,敬邀企業踴躍報名參加。
 歡迎參加「AI在車用零組件的應用」課程
歡迎參加「AI在車用零組件的應用」免費課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