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市緩步復甦,全球汽車業權威調查機構J.D.Power亞太區副總裁Gerrit Kuyntjes預估,2020年台灣車市規模將上看45萬輛;他建議,台灣應加速老舊車輛淘汰,同時設法提升整車出口規模,以利整體汽車產業健全發展。
根據IHS Automative近期調查,美國目前尚在使用的汽車,平均車齡達11.3年,締造史上新猷,反映造車技術提升使得產品更加耐用,以及過去4年經濟不景氣令民眾不太敢換新車。
金門縣積極推動節能減碳,今天舉辦「雙電低碳漫遊」低碳旅遊示範活動,50名民眾搭乘電動公車及慢速電動車體驗低排碳旅遊。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過去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金磚四國」被國際車商視為拉抬業績的4大市場,如今除了中國以外,其餘3國都面臨汽車銷售減緩的情況,令先前重金佈局的國際車商叫苦連天。
外國汽車製造商花了近三年時間從中國本土企業搶奪當地市場市占率後,如今轉而開始將槍口對準彼此。
經濟部「電動車示範計畫」年底屆滿期限,實際成效和最初規畫「差很大」,只達成目標的1/10,經濟部決定延長示範期限至2016年,新增中大型電動巴士納入計畫,希望10年內,國內9成公車,能夠從柴油巴士汰換為電動公車。
Bolloré集團係巴黎Autolib電動車共乘系統的經營商。該集團執行長Vincent Bolloré甫宣布將於今年底決定2015年在亞洲開發此共乘系統的據點。目前納入考慮的城市為新加坡及柬埔寨,但該集團也表達對南韓市場的興趣。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NDRC)甫於本月初核准法國雷諾汽車集團和中國東風汽車集團合資在中國武漢設廠。
泰國今年11月份汽車產量為過去7個月最低水平,首車退稅計畫交付新車幾乎接近尾聲,市場恢復正常狀態。
依據越南財政部2011年11月17日第161/2011/TT-BTC號公告,東協會員國製造的汽車,自明(2014)年1月1日起輸往越南適用的關稅率,將獲調降至50%(目前為60%及於去年為70%)。
最新數據顯示,大陸外國品牌車系中,日系汽車月銷售量連續三個月大增,11月終於超過德系車,重回外國車冠軍寶座。
天津成為繼上海、北京、貴陽、廣州之後中國大陸第五個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引發市場對其他城市跟進汽車限購的擔憂。而福建汽車消費的統計數字,顯示了汽車消費對福建省消費市場支撐有力。
產業資訊業者IHS Automative與德意志銀行都看好明年全球車市,預測在經濟好轉,需求擴增下,明年全球新車銷售量將較今年增長3%以上。
亞洲汽車製造商預料於往後6年間將在北美增產近100萬輛汽車,而德國車商也可望增產70萬輛,如此將使北美車市競爭加劇起波瀾,底特律三大車商獲利恐受影響。
日本車廠主管表示,因日本國內消費者偏好本土品牌,而銷售尤其熱門的迷你車,在海外卻沒有市場。一度引領全球趨勢的日本車市,目前正與其他地區市場嚴重脫節,恐面臨邊緣化風險。
土耳其汽車製造商協會(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OSD)日前指出,本(2013)年前11個月土耳其國內市場共計銷售75.7萬台汽車,其中70%,即52.3萬台為進口車。
依據歐洲汽車製造業協會(Association des Constructeurs Européens d'Automobiles- ACEA)12月17日公布的統計,11月份歐盟境內新車註冊已連續第三個月上升,全年成長1.2%。歐盟會員27國(不包括馬爾它)上個月(11月)總共售出938.021輛新車。
根據中國大陸長安汽車品牌在秘國獨家代理DERCO公司表示中國大陸汽車在秘魯市場新車銷量持續成長,預計2013年中國大陸產製汽車市佔率可達16%,僅次於日本和韓國車,在秘魯中國大陸品牌汽車達91個。
據越南汽車工業協會(VAMA)統計資料顯示,越南本(2013)年11月份計銷售1萬148輛汽車,其中小型汽車及貨運車銷售數量分別為3,988輛及6,160輛。
J.D.Power亞太區副總裁Gerrit Kuyntjes說,其實台灣車相當具有競爭力!在最新發表的大陸IQS(新車品質)與APEAL(車輛性能,操控與車體設計)調查中,台灣品牌納智捷的表現,遙遙領先大陸其他自主品牌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