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遊花東變容易(中國時報)

秋高氣爽的9到12月,是花東最好的單車旅遊時機,這個季節花東縱谷沿途可見台灣欒樹盛開,紅紅黃黃十分美麗,到了台東池上與關山更有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稻田景觀,沿途藍天白雲相伴。

    

巨大、美利達 陸業績大成長(旺報)
  隨大陸自行車內銷市場快速成長,積極布局大陸的自行車雙雄巨大(9921-TW)、美利達(9914-TW)大陸業績呈現大幅成長。巨大前8月大陸單一市場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50%,美利達前9月銷售額更倍數增長,為因應市場需求,雙雄亦持續在大陸擴建新廠。
電動車出口越南呈現高幅增長(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上半年我國電動自行車出口由於受到國際多重因素影響,出現滑坡跡象。但出口越南卻增長強勁,比去年同期猛增246.8%,是今年我國電動車出口增幅最大的市場。 

日本東京將制定首部自行車道路交通法規(中國自行車協會網)
 

據日本《每日新聞》10月11日報導,日本東京都自行車事故發生最嚴重的世田谷區,將於2012年春天制定首部專門針對自行車的道路交通法規《自行車使用憲章》,以提高市民使用自行車的交通法規意識和減少事故發生。

 

紐約自行車分享系統明年將部署1萬輛自行車(法新社)
 

自行車專用道、成人自行車課程和即將登場的1萬輛自行車分享計畫:紐約正與全球同步,對自行車的熱愛與日俱增。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辦公室表示,過去5年,紐約民眾騎腳踏車通勤的數量成長1倍。每到尖峰時間,自行車穿梭於計程車和曼哈頓擁擠街道間的景象,仍相對罕見。根據市長辦公室,倘若這仍是個危險活動,這將開始改變。紐約自2007年起,舖設350公里的新自行車道,目前自行車道已長達1100公里,且目標2030年以前增加到2900公里。 

捷運站單車架卡卡 雙層單層用(中國時報)
 

台北市府近年提倡民眾騎自行車通勤,陸續設置停車位等相關硬體措施,逐漸帶起單車風氣。但市議員林奕華發現,捷運台電大樓站附近的雙層單車架,上層難以拉動,民眾根本無法把車停進去。主管單位交通局表示,將盡快維修或更換,以方便單車族使用。
 

自行車之城 哥本哈根推估,若市內自行車總里程數每多出1公里,便可以創造出1.22丹麥克朗的經濟利益(工商時報)
 

在這個總人口只有120萬人的丹麥首都,自行車文化已經超越休閒運動的層次,真正融入到市民生活當中。足足有55%的哥本哈根居民,習慣騎自行車上班或上學。更有部分道路,包含橋樑,是專為自行車而設。
  2010年美國時代雜誌將哥本哈根封為全球第5大最吸引觀光客城市,部分原因便在於當地自行車環境建設優越。
 

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 月底開通(中國時報)
 

秋天到東北角騎單車!東北角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福隆至澳底端自行車道,將於十月三十日完工啟用,民眾可從澳底經福隆再騎玩到石城,沿著海岸線及台二線,漫遊欣賞東北角的地質景觀與海天一線的景色。